[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环保污水治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06219.9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6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尹莎;沙根;李如燕;王喜玲;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绿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袁克来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玉溪***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环保 污水 治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环保污水治理装置,包括处理箱体,所述处理箱体内设有沉淀组件和过滤组件,所述处理箱体内设有水平间隔布置的沉淀室、过滤室和输出室;沉淀室内设有搅拌绞龙,沉淀室还与设于处理箱体上端的絮凝药箱连通,过滤室上端靠近沉淀室的一侧设有与沉淀室相通的过滤入口;所述过滤室内设有将过滤室上下分隔为多个过滤腔的过滤网,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污染水进行沉降和过滤等无污染处理,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无污染物产生,更加环保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环保污水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絮凝沉淀是颗粒物在水中作絮凝沉淀的过程。在水中投加混凝剂后,其中悬浮物的胶体及分散颗粒在分子力的相互作用下生成絮状体且在沉降过程中它们互相碰撞凝聚,其尺寸和质量不断变大,沉速不断增加。悬浮物的去除率不但取决于沉淀速度,而且与沉淀深度有关。地面水中投加混凝剂后形成的矾花,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悬浮物,活性污泥在沉淀过程中都会出现絮凝沉淀的现象。
传统的絮凝沉淀采用单一的沉淀池进行混合,絮凝物依靠重力沉降,沉淀物与水分离的速度慢;其处理效率较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环保污水治理装置,可提高污染水的无污染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环保污水治理装置,包括处理箱体,所述处理箱体内设有沉淀组件和过滤组件,所述处理箱体内设有水平间隔布置的沉淀室、过滤室和输出室;所述沉淀室内设有搅拌绞龙,所述搅拌绞龙与设于处理箱体上端的搅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沉淀室还与设于处理箱体上端的絮凝药箱连通,所述沉淀室下端设有污水进口;所述过滤室上端靠近沉淀室的一侧设有与沉淀室相通的过滤入口;所述过滤室内设有将过滤室上下分隔为多个过滤腔的过滤网,各个过滤腔内填充有过滤填料;所述输出室下端靠近过滤室一侧设有与过滤室相通的过滤出口,所述输出室上端设有净水出口。
本技术方案中:整个处理装置采用沉淀和过滤等操作对污染水进行处理,处理箱体内设有水平间隔布置的沉淀室、过滤室和输出室;污水可在沉淀室和过滤室内先后进行沉淀与过滤处理,待处理的污水从污水进口中输入沉淀室内,由于搅拌绞龙通过搅拌驱动机构进行驱动,污水在搅拌绞龙的搅拌下能够与絮凝剂充分的混合,同时在离心力作用下加速絮凝沉淀或其他颗粒与水分离,提高沉降效果。
经过沉降处理后的污水从过滤入口中输入过滤室内并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流入各个过滤腔中,过滤腔内的过滤填料可选用活性炭填料、陶瓷填料等不通过滤等级的填料,使得污染水能够进行多次精细化过滤,提高水处理效果。由于输出室下端与过滤室相通,在连通器作用原理下,过滤后的水可自行流入输出室中再次进行沉降,并可根据需要输出回用,整个处理过程采用自动化无污染处理,智能化程度更高。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体下端还设有固体清理室,所述固体清理室与沉淀室下端连通,所述固体清理室内设有输出绞龙,所述输出绞龙与设于处理箱体下端的输出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体清理室对应输出绞龙的输出端一侧设有固体输出口,所述固体输出口上设有可开闭的输出口的密封舱门。
优选的,所述沉淀室下端设有与固体清理室相通的固体导流口,所述固体导流口呈锥形布置。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体下端设有安装腔室,所述输出驱动机构设于安装腔室内。
优选的,所述絮凝药箱通过加药管与沉淀室连通,所述加药管上设有加药阀。
优选的,所述过滤入口设有镂空布置的隔离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绿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绿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62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催化燃烧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伞形防飘罩盖的马铃薯喷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