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06200.4 | 申请日: | 2020-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9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华志涛;赵春;陈史扬;潘攀;王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建筑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4D13/00;E04D13/04;E04D13/08;C02F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9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高层建筑 雨水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建筑顶层的屋顶绿化土壤的底部设置有雨水收集盒,屋顶绿化土壤与雨水收集盒设有过滤网,雨水收集盒的出水口与雨水立管的进水口相通,雨水立管的出水口与雨水收集池的进水端相通。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问题,更大程度的利用了雨水资源,且水质在多层过滤后减少了卫生隐患,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方便实用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雨水收集装置,特别是一种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属于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已得到世界各地认可。城市的雨水汇流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屋面、道路和绿地,而在城市规划中大部分用地要求的绿地面积都在总面积的30%左右,所以屋面面积在用地面积中占据较大的比例,而屋面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显得更加重要。
目前屋面雨水收集装置大多只适用于独立的小型低层建筑,如小别墅、小型公建等,但是在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多层或高层建筑比比皆是,导致大量的屋面雨水只能通过排水管道排出,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和利用上还是一片空白,基于现状展开了本次高新课题的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问题,更大程度的利用了雨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建筑顶层的屋顶绿化土壤的底部设置有雨水收集盒,屋顶绿化土壤与雨水收集盒设有过滤网,雨水收集盒的出水口与雨水立管的进水口相通,雨水立管的出水口与雨水收集池的进水端相通。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屋面雨水收集起来,将雨水转化为生活水,共缺水地区人员生活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贯穿整栋建筑,由顶层的屋顶绿化到每层的阳台雨水收集装置形成一个完整的竖向雨水收集系统。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问题,更大程度的利用了雨水资源,且水质在多层过滤后减少了卫生隐患,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方便实用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 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建筑顶层的屋顶绿化土壤1的底部设置有雨水收集盒3,屋顶绿化土壤1与雨水收集盒3设有过滤网2,进行初次过滤收集,雨水收集盒3的出水口与雨水立管4的进水口相通,雨水立管4的出水口与雨水收集池5的进水端相通。
本实施例中,上述雨水立管4的出水口与置于业主阳台上的雨水收集池5的进水端相通。
本实施例中,上述雨水收集池5上设有水池进水管57、水池出水管58,雨水立管4的出水口通过水池进水管57与雨水收集池5的进水端相通,雨水收集池5通过水池出水管58把过多的雨水排回雨水立管4,供给下一层使用;雨水收集池5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道8。排水管道8用于排掉雨水收集器中的雨水。水池进水管57与水池出水管58之间是空隙51。
本实施例中,雨水收集池5的底部还装设有排水开关7,雨水收集池5的底部所设的排水口通过排水开关7与排水管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建筑设计院,未经珠海市建筑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6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金属吊顶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具有可调式限位装置的双偏心蝶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