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潮地坪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05956.7 | 申请日: | 2020-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2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银利鼎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5/12 | 分类号: | E04F15/12;E04F15/18;E03F3/02;E03F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潮 地坪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潮地坪结构,包括位于地面上方的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基层的顶面从下到上依次设有防水层、混凝土中间层和环氧层,所述混凝土基层的内部均匀铺设有渗水管,所述渗水管的顶面与防水层贴合,所述渗水管的端部均与混凝土基层内部的排水管连通,且排水管内部的流道位置低于渗水管内部的流道位置,所述排水管的排水端伸出混凝土基层。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防潮效果,在混凝土基层的顶面铺设防水层,通过防水层将向上渗透的水汽阻隔,水汽会在防水层的底面凝结成水珠,通过渗水管顶面的渗水孔进入渗水管的内部,渗水管在设置时采用人形布置,水珠汇集后流入排水管中,在通过排水管排出,从而将水汽排走,实现防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潮地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潮地坪结构。
背景技术
地面防潮顾名思义,是指地下潮气上升至地面以及墙面、室内空间中。南方的环境雨水较多,每次雨水后均会出现地面回潮现象尤其是在梅雨天气,回潮的现象将更为明显,经常将室内的家居,衣物等弄的潮湿掉,如回潮严重,将会给家里带来巨大的损失,然而现有的防潮地坪结构的防潮效果并不好,不能很好的抵御回潮天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地坪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潮地坪结构,包括位于地面上方的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基层的顶面从下到上依次设有防水层、混凝土中间层和环氧层,所述混凝土基层的内部均匀铺设有渗水管,所述渗水管的顶面与防水层贴合,所述渗水管的端部均与混凝土基层内部的排水管连通,且排水管内部的流道位置低于渗水管内部的流道位置,所述排水管的排水端伸出混凝土基层。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铺设于混凝土基层的顶面,且防水层的边沿处均位于混凝土基层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为双层结构,且防水层的双层结构的内部设有蜂窝状结构的芯材。
进一步的,所述渗水管为陶瓷材质,所述渗水管的横截面为封闭的U形结构,且渗水管的顶面均匀设有若干个渗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为无孔高分子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基层、混凝土中间层和环氧层构成的整体的边沿处设有倾斜的陡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水以水汽的方式从地下依次向上渗透,直至到达底面,因此,为了提高防潮效果,在混凝土基层的顶面铺设防水层,通过防水层将向上渗透的水汽阻隔,水汽会在防水层的底面凝结成水珠,通过渗水管顶面的渗水孔进入渗水管的内部,渗水管在设置时采用人形布置,水珠汇集后流入排水管中,在通过排水管排出,从而将水汽排走,实现防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潮地坪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防潮地坪结构中防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防潮地坪结构中渗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基层;2、防水层;3、混凝土中间层;4、环氧层;5、渗水管;6、排水管;7、渗水孔;8、陡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银利鼎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银利鼎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59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坪养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幕墙加工用边沿打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