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塞丁格穿刺针专用负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05927.0 | 申请日: | 2020-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75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灵;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5/09;A61M1/00;A61M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 地址: | 410126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塞丁格穿 刺针 专用 负压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塞丁格穿刺针专用负压器,它包括真空负压筒、连接管与气密性开关装置,所述的气密性开关装置包括夹套、推拉轴、手柄与复位弹簧;本塞丁格穿刺针专用负压器专用于塞丁格穿刺针静脉穿刺时使用,为一次性产品;穿刺时,将负压器与穿刺针连接,穿刺针进入皮肤后按压推拉轴,穿刺针一旦进入血管,负压器可及时回抽血液进入负压腔内,医护人员就能够直观的确定穿刺针针尖进入血管,松开推拉轴,推拉轴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再通过分离负压器和穿刺针,就可以继续进行塞丁格穿刺术的后续操作;整体大幅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造成穿刺失败,避免出现大血肿,空气栓塞等并发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塞丁格穿刺针专用负压器。
背景技术:
塞丁格穿刺技术也称微插管鞘技术(MST),是经皮血管穿刺并用导丝交换方式置入各种导管的技术,主要应用于置管术中,尤其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现行经改良的塞丁格技术是将原塞丁格技术中单一功能的扩张器改变为扩张器、插管鞘组件,改良的塞丁格技术的步骤为:①使用塞丁格穿刺针进行静脉穿刺;②通过塞丁格穿刺针内部的空腔送入导丝;③拔出塞丁格穿刺针;④使用解剖刀做皮肤切开,扩大穿刺口部位;⑤插管器(可撕裂型扩张器/插管鞘组件)沿导丝送入;⑥同时拔出导丝与扩张器,留下插管鞘;⑦通过插管鞘置入导管至预测量的长度或位置;参照附图4为塞丁格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穿刺针针座 7与穿刺针管8,穿刺针针座7包括第一连接部71、手持部72与第二连接部73,穿刺针管8后端连接在第二连接部73上,穿刺针管8前端为穿刺尖端,在穿刺针针座7内设有锥形孔,便于密封连接其他装置,同时在第一连接部71的外周可设置外螺纹,便于在穿刺针针座7密封连接其他装置后进行螺纹连接锁紧。
在使用塞丁格穿刺针进行静脉穿刺时,塞丁格穿刺针缓慢依次进入皮肤及血管,当见到有回血时,表明塞丁格穿刺针前端已进入血管前壁,此时应马上停止进针,进行接下来的操作步骤;但是在实际使用塞丁格穿刺穿刺颈内静脉、股静脉及血管弹性差或患者血压低的其它静脉时,可能见不到回血或回血特别慢,导致操作者继续往下穿刺进针从而刺破血管对侧,造成穿刺失败,甚至出现大血肿,空气栓塞等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在使用塞丁格穿刺针进行静脉穿刺时,一旦塞丁格穿刺针前端进入血管前壁就能及时回抽血液使医护人员观察到回血的连接在塞丁格穿刺针上的专用负压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一种塞丁格穿刺针专用负压器,它包括真空负压筒、连接管与气密性开关装置;真空负压筒内部为真空负压腔,真空负压筒采用透明材质制成;连接管设于真空负压筒底侧中部,连接管中部为连接管管道孔;所述的气密性开关装置包括夹套、推拉轴、手柄与复位弹簧;夹套设置于真空负压筒内部,在夹套上设有夹套通孔;推拉轴可沿夹套滑动,在推拉轴上设有推拉轴通孔;推拉轴一端延伸出真空负压筒,手柄安装在推拉轴的该端;复位弹簧连接安装在推拉轴另一端;初始状态,推拉轴通孔与夹套通孔错位设置,当推拉轴沿夹套滑动至推拉轴通孔与夹套通孔连通时,所述的连接管管道孔与真空负压腔连通;在推拉轴延伸出真空负压筒的真空负压筒筒壁上设有第一密封圈;在夹套通孔和/或连接管管道孔与推拉轴接触的口端均设有密封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气密性开关装置水平设置在真空负压筒上;在所述真空负压筒内侧底部水平设有隔板,所述夹套为隔板与真空负压筒下部的真空负压筒筒壁形成的空间;所述的夹套通孔为设于隔板中部的隔板孔;所述的推拉轴为第一推拉轴,推拉轴通孔为设于第一推拉轴上的第一推拉轴通孔,第一推拉轴右端水平延伸出真空负压筒;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在夹套左端的筒壁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推拉轴的左端面上;初始状态,第一推拉轴通孔与隔板孔错位设置,当第一推拉轴向左运动至第一推拉轴通孔与隔板孔连通时,所述的连接管管道孔与真空负压腔连通;在连接管管道孔与第一推拉轴接触的口端设有第二密封圈;在隔板孔与第一推拉轴接触的口端设有第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59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晾晒效果好的陶瓷用晾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食道内科的进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