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向上流曝气生物净化仿生贝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05719.0 | 申请日: | 2020-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5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林映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川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流 生物 净化 仿生 贝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向上流曝气生物净化仿生贝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由上半壳、下半壳和连接件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半壳通过连接件与下半壳连接,所述的壳体内腔前侧边缘设有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口上设有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后侧设有过水通道,所述的过水通道下端上表面阵列排布着曝气装置,所述的过水通道下端下表面设有营养液输入管,所述的壳体上方设有排水口。利用曝气技术在结构上形成气水向上流态,净化水体水质,同时具有景观效果,美化生态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向上流曝气生物净化仿生贝类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文明大多起源于江河湖泊,河湖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域环境受污染近年来呈现加速恶化的趋势,湖泊生态系统和水体功能受到破坏,因此,寻求有效手段对水体污染进行控制和治理以保障水生态系统的循环运作势在必行,为此人们也做了相关的发明创造,诸多装置应用江河湖泊流域等,但是在使用中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如景观效果差,设备投入成本高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向上流曝气生物净化仿生贝类装置,利用曝气技术在结构上形成气水向上流态,净化水体水质,同时具有景观效果,美化生态环境。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向上流曝气生物净化仿生贝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由上半壳、下半壳和连接件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半壳通过连接件与下半壳连接, 所述的壳体内腔前侧边缘设有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口上设有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后侧设有过水通道,所述的过水通道下端上表面阵列排布着曝气装置,所述的过水通道下端下表面设有营养液输入管,所述的壳体上方设有排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内腔设有微生物固载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半壳和下半壳之间的固定夹角范围为10-45°。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水口上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装置采用专用防堵型滤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内腔上方设有防水灯。
进一步的,所述的曝气装置采用公知的膜片盘式微孔曝气器、旋涡曝气器、微孔曝气管、曝气盘、阵列可控纳米溶氧盘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网的孔直径范围为10-50cm。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生物固载体由自身重量按下重上轻原则排布的活性炭、页岩陶粒、砂子、炉渣、钢渣、金属渣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外形为模拟天然文蛤或扇贝或珍珠贝或贻贝的形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向上流曝气生物净化仿生贝类装置,在结构上采用气水平行向上流态,同时采用曝气技术,使得气、水进行极好的均分,防止了气泡在微生物固载体中的集结,氧气利用率高,能耗低。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个高效、紧凑、适应性强的仿生贝类装置,不仅可以以较低的运行费用运行,而且该装置使得水流实现了单向运动,即从壳体的内腔边缘吸水在曝气装置的作用下从壳体的上方喷水,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结构简单、稳定高效。
3.本实用新型通过模仿天然贝类造型结构,在壳体的内部上方还设有防水灯,具有景观效果,美化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向上流曝气生物净化仿生贝类装置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向上流曝气生物净化仿生贝类装置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57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气砖不锈钢壳自动翻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肉牛屠宰防脏器破裂的开胸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