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线框架电镀连续料卡料检测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03326.6 | 申请日: | 2020-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6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松;李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仕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21/12 | 分类号: | C25D21/12;C25D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线 框架 电镀 连续 料卡料 检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电镀连续料卡料检测结构,包括钢带(1),钢带(1)下连有引线框架(2),钢带(1)间隔设置,位于前面的钢带(1)后侧连有前连接板(4),位于后面的钢带(1)前侧连有后连接板(3),前连接板(4)和后连接板(3)分别连有若干根伸缩杆(5)的前后两端,伸缩杆(5)上套设有弹簧(7),伸缩杆(5)上套设有压板(6),前连接板(4)上开设有凹槽,凹槽上固定有压力传感器(8),压力传感器(8)连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机相连,电机通过驱动结构带动钢带(1)向前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引线框架电镀连续料卡料检测结构,能够对引线框架电镀加工线进行自动监测,在卡料时自动及时关闭加工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电镀连续料卡料检测结构,属于引线框架电镀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
在电镀时,钢带会携带引线框架从一个电镀槽内进入下一电镀槽内。但是电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卡料的情况。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监测的方式进行监测,当观察到卡料现象时,人工关闭驱动电机。这样会存在以下缺陷:耗费人力以及不能及时关闭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对引线框架电镀加工线进行自动监测,在卡料时自动及时关闭加工线的引线框架电镀连续料卡料检测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引线框架电镀连续料卡料检测结构,包括钢带,所述钢带下连有引线框架,所述钢带间隔设置,位于前面的所述钢带后侧连有前连接板,位于后面的所述钢带前侧连有后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分别连有若干根伸缩杆的前后两端,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弹簧,若干根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压板,所述弹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板和后连接板相连,所述前连接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固定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电机相连,所述电机通过驱动结构带动钢带向前运动。
所述伸缩杆的个数为N个,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所述伸缩杆的个数为4个,成方形四角排列。
单段所述钢带下连接的引线框架的个数为M个,其中M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单段所述钢带下连接的引线框架的个数为5个。
所述前连接板与所述后连接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弹簧的长度加上所述压板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一种引线框架电镀连续料卡料检测结构,将将原有的联系钢带设置为间隔结构,两个相邻的钢带之间通过伸缩杆、压板以及压力传感器的设置,能够让卡料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断开电机。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人工监测的缺陷,实现自动化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引线框架电镀连续料卡料检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的连接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钢带;2-引线框架;3-后连接板;4-前连接板;5-伸缩杆;6-压板;7-弹簧;8-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仕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仕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33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立体种植托盘
- 下一篇: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