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系统级封装指纹控制芯片、指纹识别系统和指纹锁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01580.2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9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温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迪安杰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51 | 代理人: | 王敏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封装 指纹 控制 芯片 指纹识别 指纹锁 | ||
1.一种系统级封装指纹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级封装指纹控制芯片包括:微控制器电路、ASIC电路和指纹采集电路;所述指纹采集电路与所述ASIC电路连接,所述ASIC电路连接于所述微控制器电路的第一SPI通讯接口;所述指纹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指纹信号并将所述采集得到的指纹信号传输至所述ASIC电路;所述ASIC电路用于对所述指纹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匹配信号,并将所述匹配信号传输至所述微控制器电路;所述微控制器电路用于基于所述匹配信号发出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级封装指纹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采集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和检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公共端电压源,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输出控制电压;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流检测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端与所述ASIC电路连接,用于将检测得到的为电流信号的指纹信号传输至所述ASIC电路;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初始化电路以及电流检测电路;
所述初始化电路包括第二电子开关管、第三电子开关管以及第四电容;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基准电压源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第一信号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基准电压源连接,所述第二基准电压源的电压大于所述公共端电压源的电压,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还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第二信号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子开关管、第四电子开关管和第六电子开关管,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供电电压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还与第六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信号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电流检测端,所述第六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用于连接第三信号控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级封装指纹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光敏二极管、第五电容和第五电子开关管,所述光敏二极管的正极用于连接公共端电压源,所述光敏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公共端电压源,所述第五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光敏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三信号控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系统级封装指纹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级封装指纹控制芯片还包括加解密电路,所述加解密电路连接于所述微控制器电路的第二SPI通讯接口,用于校验外部数据是否符合加解密协议,并将校验信号传输至所述微控制器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级封装指纹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级封装指纹控制芯片还包括蓝牙电路,所述蓝牙电路连接于所述微控制器电路的第三SPI通讯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实现数据交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级封装指纹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级封装指纹控制芯片还包括触控唤醒电路,所述系统级封装指纹控制芯片用于与外部供电装置连接,所述触控唤醒电路用于与所述外部供电装置连接,所述触控唤醒电路用于触发所述外部供电装置对所述系统级封装指纹控制芯片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系统级封装指纹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级封装指纹控制芯片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衬底、第二衬底、第三衬底,各个衬底上均设有金属引线;所述第一衬底形成有微控制器电路,所述第二衬底形成有ASIC电路,第三衬底形成有指纹采集电路,各个衬底形成的电路通过相应的金属引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迪安杰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迪安杰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15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面车辙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视遥控防遗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