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管与鞘管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01358.2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5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越猛;张新龙;张煊浩;林志嵩;邓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梅奥心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张然 |
地址: | 312399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管与鞘管的连接结构,侧管与鞘管的连接结构包括:侧管接头;鞘管接头,与侧管接头连接,且鞘管接头相对于侧管接头可转动。采用本实用新型,鞘管尾部和侧管部位可以独立旋转,互不影响,可以防止在旋转鞘管尾部时,侧管与位于鞘管腔内的导管器械缠绕、打结,保证在操作与鞘管和侧管相关的器械时,互不影响对方的功能和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管与鞘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侧管位于鞘管尾部,侧管与鞘管尾部是固定的一体结构。侧管的内腔与鞘管的内腔相连,用于通过侧管输液或给药。当需要旋转鞘管时,其尾部的侧管会一起旋转。这样,一方面侧管停止旋转时所处的位置可能极不稳定,另一方面,侧管以及直接与侧管相连的输液管会与鞘管尾部伸出的导管缠绕、扭曲或打结。其结果是即妨碍鞘管的旋转操作幅度和效果,又影响位于鞘管内腔的导管等器械的操作,同时还影响鞘管、侧管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侧管与鞘管的连接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鞘管、侧管使用不便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管与鞘管的连接结构,包括:
侧管接头;
鞘管接头,与所述侧管接头连接,且所述鞘管接头相对于所述侧管接头可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管接头设有凸起,所述鞘管接头设有槽体,所述凸起适于可活动地装配至所述槽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鞘管接头具有贯通通道,所述槽体设于所述贯通通道的壁面;
所述侧管接头的一端适于伸入所述贯通通道,所述凸起设于所述侧管接头的一端的外周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贯通通道的部分壁面朝向所述贯通通道的外侧凹陷以形成所述槽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槽体呈环形且沿所述鞘管接头的中心轴的周向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侧管接头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呈环形且沿所述侧管接头的中心轴的周向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从所述凸起的固定端至自由端,所述凸起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的自由端为尖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
密封件,设于所述鞘管接头与所述侧管接头的连接处,以密封所述鞘管接头与所述侧管接头之间的连接缝隙。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鞘管尾部和侧管部位可以独立旋转,互不影响,可以防止在旋转鞘管尾部时,侧管与位于鞘管腔内的导管器械缠绕、打结,保证在操作与鞘管和侧管相关的器械时,互不影响对方的功能和操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管与鞘管的连接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管与鞘管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梅奥心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梅奥心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1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罩机加工用板材折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梯抱闸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