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全自动汽车天窗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00412.1 | 申请日: | 2020-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5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波;陈江波;沈小永;谭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生海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7/043 | 分类号: | B60J7/043;B60J7/00;B60J10/82;B60R13/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和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全自动 汽车 天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全自动汽车天窗,包括汽车天窗框架和把手,所述汽车天窗框架前端外壁顶部设置有限位滑槽,且限位滑槽的前端外壁衔接有防护机构。该智能全自动汽车天窗通过衔接长板的设置,可以对海绵层、吸水树脂层和内面层三者之间包裹并保护起来,当天窗本体与汽车天窗框架之间相互重合时,由于下雨天会有少量雨珠停留在天窗本体表面,使得容易将潮气渗透至汽车天窗框架内部,通过海绵层的设置,可以第一时间将雨水收集起来,接着吸水树脂层对其进行吸附和保存,从而使汽车天窗框架在遇到潮湿天气或者触碰到水时,可起到一定吸附作用,将水更好的集中收集到净化机构的内部,保持汽车天窗框架的干燥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天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全自动汽车天窗。
背景技术
汽车天窗安装于车顶,能够有效地使车内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的进入,同时汽车天窗也可以开阔视野以及移动摄影摄像的拍摄需求。汽车天窗可大致分为:外滑式、内藏式、内藏外翻式、全景式和窗帘式等。主要安装于商用SUV、轿车等车型上。
现有的汽车天窗在开启关闭后,容易因缝隙产生使得雨水天气时,水流会顺着缝隙进入汽车车内,同时阳光直射天窗表面,容易因紫外线照射而晒黑车内人员的皮肤,同时影响舒适感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全自动汽车天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全自动汽车天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汽车天窗在开启关闭后,容易因缝隙产生使得雨水天气时,水流会顺着缝隙进入汽车车内,同时阳光直射天窗表面,容易因紫外线照射而晒黑车内人员的皮肤,同时影响舒适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全自动汽车天窗,包括汽车天窗框架和把手,所述汽车天窗框架前端外壁顶部设置有限位滑槽,且限位滑槽的前端外壁衔接有防护机构,所述汽车天窗框架的右侧安置有固定长板,且固定长板的内壁中部设置有净化机构,所述把手固定于净化机构的前端外壁中部。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天窗本体、遮光层、防护胶条和减震胶垫,且天窗本体的前端外壁粘接有遮光层,所述天窗本体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包裹有防护胶条,且防护胶条的内壁右侧设置有减震胶垫。
优选的,所述防护胶条关于天窗本体的外壁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遮光层紧密贴合于天窗本体的前端外壁。
优选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衔接长板、防护盖、海绵层、吸水树脂层和内面层,且衔接长板的内壁左侧设置有内面层,所述内面层的左侧外壁衔接有海绵层,且海绵层的左侧外壁安置有吸水树脂层,所述吸水树脂层的左侧安置有防护盖。
优选的,所述防护盖的右侧外壁尺寸与衔接长板的坐车外壁尺寸相吻合,且衔接长板和防护盖之间为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海绵层的右侧外壁紧密贴合于吸水树脂层的左侧外壁,且海绵层、吸水树脂层和内面层之间相互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智能全自动汽车天窗通过天窗本体的设置,当天窗本体关于汽车天窗框架的内壁进行横向滑动时,可以当滑动至右侧最大限度后将其汽车天窗框架密封起来,从而可以防止外界灰尘和杂物进入车内,同时汽车天窗框架和遮光层相贴合,遮光层采用防紫外线玻璃材质所设置,进而可防止太阳强烈照射于车内后会发生晒黑皮肤的情况,同时还会影响车内人员的休息。
2、该智能全自动汽车天窗通过衔接长板的设置,可以对海绵层、吸水树脂层和内面层三者之间包裹并保护起来,当天窗本体与汽车天窗框架之间相互重合时,由于下雨天会有少量雨珠停留在天窗本体表面,使得容易将潮气渗透至汽车天窗框架内部,通过海绵层的设置,可以第一时间将雨水收集起来,接着吸水树脂层对其进行吸附和保存,从而使汽车天窗框架在遇到潮湿天气或者触碰到水时,可起到一定吸附作用,将水更好的集中收集到净化机构的内部,保持汽车天窗框架的干燥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生海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生海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04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