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水库建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00063.3 | 申请日: | 2020-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3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程;李向通;曹天旭;许崇堃;武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鹏程;李向通;曹天旭 |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罗斯青 |
| 地址: | 441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水库 建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地下水库建设装置,包括安装与库底顶部和库顶底部两组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两组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两组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两组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之间安装有多组固定装置,其中一组所述两组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主支撑柱,两个所述主支撑柱的顶部均设置有伸缩杆,其中一组所述固定装置前端的顶部开设有注浆孔。本实用新型中,该地下水库建设装置不仅设计有固定机构,还设计有支撑和限位机构,可以利用多组固定装置快速完成浇筑模板的组装,同时也可以对其快速完成支撑和固定,从而使其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地下水库建设装置。
背景技术
水库,一般是用来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也可以利用来灌溉、发电、防洪和养鱼,它是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库建成后,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鱼等作用,有时天然湖泊也称为水库(天然水库),水库规模通常按库容大小划分,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等,人们为了解决径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问题,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使之适应用水部门的要求,往往在江河上修建一些水库工程,水库的兴利作用就是进行径流调节,蓄洪补枯,使天然来水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较好地满足用水部门的要求,地下砂砾石孔隙、岩石裂隙或溶洞所形成的,或建筑地下截水墙,截蓄地下水或潜流而形成的有确定范围的贮水空间,可贮存地下水,采用回灌方式贮存地面水,具有不占地、库容大、投资少、蒸发损失小、安全可靠等优点。
地下水库也是水库的一种,但地下水库的建设施工难度相对较大,还需要使用到很多专用的施工设备,地下水库修建的过程中需要浇筑很多的混凝土支撑柱,这些支撑柱在建设的过程需要使用到一些模板,但目前现有的装置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混凝土浇筑围板仍然是采用木板结构,不仅牢固性较差,而且施工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施工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了新的地下水库建设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地下水库建设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地下水库建设装置,包括安装与库底顶部和库顶底部两组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两组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两组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两组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之间安装有多组固定装置,其中一组所述两组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主支撑柱,两个所述主支撑柱的顶部均设置有伸缩杆,其中一组所述固定装置前端的顶部开设有注浆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组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均是转动连接,且两组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之间均设置有定位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浇筑模板和第二浇筑模板,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的中心套接有第一浇筑模板和第二浇筑模板,所述第一浇筑模板和第二浇筑模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环,所述第一浇筑模板和第二浇筑模板外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浇筑模板和第二浇筑模板通过两个转动轴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安装耳通过多个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且多组所述安装耳的中心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主支撑柱外壁一侧的顶部均安装有与伸缩杆相对应的锁紧螺栓,且两个所述主支撑柱的底端以及两个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柱相对应的定位管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鹏程;李向通;曹天旭,未经胡鹏程;李向通;曹天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000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