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件可调式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97413.5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3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洪志浩;曾湘安;揭敢新;王俊;许楚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F24S25/12;F24S25/70;F24S30/425;F24S25/617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程文斌 |
地址: | 510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调式 支架 | ||
1.一种光伏组件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角度调节杆、光伏安装框架,所述光伏安装框架包括承重梁、四个横向支撑杆、二个安装框横梁以及至少二个以上的安装框竖梁,所述承重梁的中部与所述立柱的上端铰接,所述角度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承重梁活动连接;二个所述安装框横梁的中部分别与所述承重梁的两端连接,各所述横向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框横梁远离所述承重梁两侧的中部连接,各所述横向支撑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承重梁的两侧连接,二个所述安装框横梁上分别设有多个横向调节孔,各所述安装框竖梁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横向调节孔与二个所述安装框横梁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组件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有多个竖向角度调节孔,多个所述竖向角度调节孔呈竖向排列,所述角度调节杆的上端与所述承重梁铰接,所述角度调节杆的下端通过任一个所述竖向角度调节孔与所述立柱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光伏组件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杆包括第一角度调节杆、第二角度调节杆,所述竖向角度调节孔包括第一竖向角度调节孔、第二竖向角度调节孔,多个所述第一竖向角度调节孔及多个所述第二竖向角度调节孔呈竖向排列,所述第一竖向角度调节孔、第二竖向角度调节孔分别位于所述立柱侧面的前端、后端,所述承重梁包括前段承重梁、后段承重梁,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杆、第二角度调节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前段承重梁、后段承重梁铰接,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杆、第二角度调节杆的下端分别通过任一个所述第一竖向角度调节孔、第二竖向角度调节孔与所述立柱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组件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上设有多个纵向角度调节孔,所述角度调节杆的下端与所述立柱铰接,所述角度调节杆的上端通过任一个所述纵向角度调节孔与所述承重梁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光伏组件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杆包括第一角度调节杆、第二角度调节杆,所述承重梁包括前段承重梁、后段承重梁,所述纵向角度调节孔包括第一纵向角度调节孔、第二纵向角度调节孔,所述第一纵向角度调节孔、第二纵向角度调节孔分别位于所述前段承重梁、后段承重梁上,多个所述第一纵向角度调节孔及多个所述第二纵向角度调节孔呈纵向排列,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杆、第二角度调节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立柱侧面的前端、后端铰接,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杆、第二角度调节杆的上端分别通过任一个所述第一纵向角度调节孔、第二纵向角度调节孔与所述前段承重梁、后段承重梁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组件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有多个第一竖向角度调节孔、多个第二竖向角度调节孔,多个所述第一竖向角度调节孔及多个所述第二竖向角度调节孔呈竖向排列,所述承重梁包括前段承重梁、后段承重梁,所述前段承重梁、后段承重梁分别设有多个第一纵向角度调节孔、多个第二纵向角度调节孔,多个所述第一纵向角度调节孔及多个所述第二纵向角度调节孔呈纵向排列,所述角度调节杆包括第一角度调节杆、第二角度调节杆,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杆、第二角度调节杆的上端分别通过任一个所述第一纵向角度调节孔、第二纵向角度调节孔与所述前段承重梁、后段承重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杆、第二角度调节杆的下端分别通过任一个所述第一竖向角度调节孔、第二竖向角度调节孔与所述立柱活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光伏组件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角件,各所述安装框竖梁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角件与二个所述安装框横梁的横向调节孔活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光伏组件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螺栓、调节螺栓、调节螺母,所述立柱的上端设有竖向调节长条孔,所述承重梁的中部设有限位通孔,所述承重梁通过所述铰接螺栓与所述立柱的上端铰接,所述调节螺栓依次穿过所述限位通孔、竖向调节长条孔与所述调节螺母锁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74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材料制备用翻滚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弯折效果好的防断裂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