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黄粉虫筛分的幼虫养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96877.4 | 申请日: | 202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4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韦启浪;韦兰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B07B1/2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郭受刚;王记明 |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黄粉虫 筛分 幼虫 养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黄粉虫筛分的幼虫养殖装置,包括箱体、虫蛹筛、托盘及第一连接杆,所述箱体为长方体形状,且其顶部和前侧开口,所述箱体内部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支架,所述托盘放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虫蛹筛放置于托盘上,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位于第一支架下方,所述振动组件下方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上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晃动箱,所述晃动箱为前侧开口的长方体形状,所述箱体的前侧与晃动箱的前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晃动箱内部从上而下依次固定有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振动组件,使在对幼虫进行筛分时更加方便,减少了养殖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黄粉虫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黄粉虫筛分的幼虫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原产北美洲,50年代从苏联引进中国饲养,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蛋白质57%、成虫含蛋白质60%,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所以黄粉虫又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黄粉虫为全变态昆虫,其一生可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在适宜的繁殖温度下,黄粉虫的卵期7-8天,幼虫期122天,蛹期8天,即从卵发育至成虫约需133天,其中,幼虫期的时间最长,也是黄粉虫生长为成虫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人工养殖黄粉虫幼虫的过程中,需要经常对黄粉虫幼虫的粪便及死亡的幼虫进行清理,在幼虫化蛹的阶段,因为幼虫无法在特定时间全部变蛹,则需要在化蛹的这一段时间内对幼虫的粪便、虫蛹进行分拣处理,若不做好此步骤,则会造成存活的幼虫生病、死亡,幼虫还会啃食虫蛹,造成虫蛹死亡,从而降低幼虫及虫蛹的存活率。
目前,用于分拣幼虫的粪便、虫蛹、死亡的幼虫的方法多为一体化分拣机器,通过把养殖箱中的所有东西倒入机器入口,从而使机器分拣出幼虫的粪便、虫蛹和幼虫,但此方法需要把养殖的所有幼虫全部倒入机器,并在分拣结束后又需要人工分类进行处理,此方式工作量大,且操作步骤繁杂,不利于大规模养殖黄粉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黄粉虫幼虫筛分装置操作步骤繁杂,导致筛分工作量变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黄粉虫筛分的幼虫养殖装置,通过在箱体内安装振动组件、晃动箱,使在养殖幼虫的过程中,可通过振动组件带动晃动箱晃动,可把幼虫的粪便、虫蛹和幼虫分离出来,分离后还可直接移动筛网至第一支架进行养殖。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黄粉虫筛分的幼虫养殖装置,包括箱体、虫蛹筛、托盘及第一连接杆,所述箱体为长方体形状,且其顶部和前侧开口,所述箱体内部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支架,所述托盘放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虫蛹筛放置于托盘上,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位于第一支架下方,所述振动组件下方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上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晃动箱,所述晃动箱为前侧开口的长方体形状,所述箱体的前侧与晃动箱的前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晃动箱内部从上而下依次固定有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未经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68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断路器分合闸操作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差壳和轴承连接的压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