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回收再利用的熔炼浇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95987.9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4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超 |
主分类号: | B22D35/04 | 分类号: | B22D35/04;B22D3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11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回收 再利用 熔炼 浇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回收再利用的熔炼浇铸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皆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隔热盖板,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部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槽的内部放置有浇铸包,所述浇铸包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出液管,且出液管通过第二通孔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外部,所述出液管的右侧设置有抽板,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通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吸铁石,使得隔热盖板可通过两个吸铁石的吸附来完成固定,十分方便快捷,进一步的使得工作人员在打开隔热盖板的过程中更加简便,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回收再利用的熔炼浇铸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铸件材料的生产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熔炼,然后浇铸到砂制模具中冷却成型,传统的浇铸工艺中,将熔炼后的高温金属流体倒入浇铸装置中,然后将浇铸装置运至连续浇铸线上,由浇铸装置对模具进行浇铸,此过程中高温金属流体经过转移工作,所以必须确保浇铸装置的保温性良好,否则高温的金属流体温度降低后会使其流动性降低,然而现有的金属熔炼浇铸装置不能在经过转移工作后,保证其内部的高温金属流体温度的流失,因此设计一种金属回收再利用的熔炼浇铸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回收再利用的熔炼浇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金属熔炼浇铸装置不能在经过转移工作后,保证其内部的高温金属流体温度的流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回收再利用的熔炼浇铸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皆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隔热盖板,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部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槽的内部放置有浇铸包,所述浇铸包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出液管,且出液管通过第二通孔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外部,所述出液管的右侧设置有抽板,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通槽,且第二通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通槽内部的底端皆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槽的内部设置有保温沙,且保温沙与浇铸包相互配合,所述出液管的底端设置有浇铸头。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皆开设有插槽,且插槽皆与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插槽的底端皆开设有滑槽,所述插槽的内部皆插入有插板,所述插板的底端皆固定安装有滑块,且滑块皆与滑槽组成一个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浇铸包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隔热盖板相互靠近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吸铁石,且吸铁石相互吸附。
优选的,所述浇铸头的右侧开设有第三空腔,所述浇铸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一插杆的两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三空腔的右侧插入有第二插杆,所述出液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右侧的底端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卡板,且卡板的左侧与第二插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右侧的底端开设有第一空腔,是第一空腔内部的两侧皆开设有第二空腔。
优选的,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皆固定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卡球,且卡球余卡槽相互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第二通槽、插槽、第一通孔、插板、滑块、滑槽、隔热层和保温沙,使得本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温性良好,且当需要对保温沙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插板抽出即可,十分方便快捷,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2、通过设置有吸铁石,使得隔热盖板可通过两个吸铁石的吸附来完成固定,十分方便快捷,进一步的使得工作人员在打开隔热盖板的过程中更加简便,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超,未经汪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59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吸尘除尘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城市污水管道排水防内涝的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