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气检测装置用空气取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93209.6 | 申请日: | 202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4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龚子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康瑞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国兆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9 | 代理人: | 董江华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 检测 装置 空气 取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气检测装置用空气取样装置,属于大气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密封壳,密封壳内部前后两侧分别贯穿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和排气口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泵和排气泵,密封壳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上方传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方固定连接有台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利用丝杆转动,使得夹板将厚塑料样品袋在卡槽内部进行,使得第三电动推杆回缩,此时,外低内高设置的密封面相互挤压,可以将厚塑料样品袋中残余空气挤出,避免影响取样空气的纯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气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气检测装置用空气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监测指对存在于空气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定点、连续或定时的采样和测量。为了对空气进行监测,一般在一个城市设立若干个空气监测点,安装自动监测的仪器作连续自动监测,将监测结果派人定期取回,加以分析并得到相关的数据。
现有的检测装置在进行使用时,通常是利用塑料的取样袋对空气进行取样,而在对取样袋进行安装时,其内部会残留着一定的空气量,影响实验的精度,同时,现有的装置在对取样袋进行封口时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其内部会残留着一定的空气量,影响实验的精度,同时,现有的装置在对取样袋进行封口时较为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大气检测装置用空气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气检测装置用空气取样装置,包括密封壳,所述密封壳内部前后两侧分别贯穿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泵和排气泵,所述密封壳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方传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固定连接有台板,所述密封壳内部靠近进气口一侧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热熔封口机;
所述台板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台板通过第三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有上台板,所述上台板和台板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台,所述夹持台内部一体化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活动连接有夹板,且夹板另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丝杆,两个所述夹持台部门均紧密贴合有密封面。
其中,所述支撑板为圆盘状,台板数量共有六个或六个以上,均匀分布在支撑板上,第三电动推杆伸出时,上台板与台板之间的宽度为进气口的直径的2倍。
其中,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位置为对应设置,且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上的热熔封口机为配套设置。
其中,所述密封面为硅胶材质密封面,且密封面相对于台板、上台板呈外低内高设置。
其中,所述丝杆通过螺纹延伸出夹持台,卡槽内部通过夹板活动夹持有厚塑料样品袋。
其中,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热熔封口机、进气泵、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和排气泵均通过线束与外界电源之间电性连接,密封壳内部正面交接有活动门板。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利用丝杆转动,使得夹板将厚塑料样品袋在卡槽内部进行,使得第三电动推杆回缩,此时,外低内高设置的密封面相互挤压,可以将厚塑料样品袋中残余空气挤出,避免影响取样空气的纯度。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分别伸出,热熔封口机对厚塑料样品袋进行热熔封口,达到对空气进行取样的目的,在进行使用时更加的方便,具有时效性和便捷性。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可以使得伺服电机进行定角度的转动,使得每组台板和上台板正对着进气口,进而可以对不同时段的空气进行取样封装,使得取样更具有针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康瑞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康瑞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32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