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以降低溶液黏度的凹槽式静电纺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92868.8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0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徐缓缓;徐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叶栋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以 降低 溶液 黏度 凹槽 静电 纺丝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以降低溶液黏度的凹槽式静电纺丝装置,包括:储液机构,用以放置纺丝溶液;所述储液机构内设置有用以将所述储液机构分隔成多个储液空间的分隔件及设置在每个所述储液空间内的多个金属球体;磁力搅拌机构,用以将作用力传递至所述储液机构;高压静电发生机构,与所述储液机构连接;接收机构,设置在所述储液机构的一侧且接地;所述接收机构与所述储液机构之间形成静电场,所述金属球体在所述磁力搅拌机构的作用下旋转以防止纺丝溶液黏稠,且纺丝溶液在静电场的作用下被拉伸以形成射流接收在所述接收机构上,防止纺丝溶液发生团聚现象的同时还能提高纺丝效率及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以降低溶液黏度的凹槽式静电纺丝装置,属于自由液面静电纺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静电纺丝法生产纳米纤维已成为应用研究的热点。但传统的静电纺丝设备纺丝效率低,限制了纳米纤维的批量化生产,因此气泡纺、自由液面纺应运而生。自由液面静电纺丝作为新型的纺丝工艺,其纺丝原理与气泡静电纺丝相似,是利用高压电场所提供的静电力克服聚合物液面的表面张力,在聚合物液面形成泰勒锥,并进一步形成射流,射流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拉细成纳米纤维。因为这一过程中没有气泡的介入,故而克服了气泡静电纺气泡尺寸不可控,气泡破裂无规律以及由此造成的纤维直径分布不均等缺点,同时还保存了气泡静电纺的高产量的优点。但是自由液面纺丝过程中,表面张力仅存在于储液装置上,在高压静电作用下,纺丝液克服表面张力而产生的纤维数量并不够多。同时由于某些纺丝溶液粘度较高,在纺丝过程中溶液发生凝固的现象;以及由于重力的作用,一些添加在溶液中的物质例如石墨烯(Gr)、碳纳米管(CNT)等在长时间的纺丝过程中会发生团聚沉淀的现象,导致纺制出的纤维膜质量不一,不能满足实验和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降低溶液黏度的凹槽式静电纺丝装置,其能够在提高纺丝效率的同时,降低纺丝溶液的黏度以提高纺丝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以降低溶液黏度的凹槽式静电纺丝装置,包括:
储液机构,用以放置纺丝溶液;所述储液机构内设置有用以将所述储液机构分隔成多个储液空间的分隔件及设置在每个所述储液空间内的多个金属球体;
磁力搅拌机构,用以将作用力传递至所述储液机构;
高压静电发生机构,与所述储液机构连接;
接收机构,设置在所述储液机构的一侧且接地;
所述接收机构与所述储液机构之间形成静电场,所述金属球体在所述磁力搅拌机构的作用下旋转以防止纺丝溶液黏稠,且纺丝溶液在静电场的作用下被拉伸以形成射流接收在所述接收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机构和所述分隔件皆呈环形状,多个所述分隔件等距设置在所述储液机构内。
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金属球体均匀设置在所述储液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机构的材料为导电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机构放置在所述磁力搅拌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机构具有开口,所述接收机构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机构为网状、滚筒状及盒体状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用以降低溶液黏度的凹槽式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用以为所述储液机构供液的恒流供液机构,所述恒流供液机构通过导液管与所述储液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储液空间连通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储液机构内设置有用以将储液机构分隔成多个储液空间的分隔件,从而使得每个储液空间的液面都可以被拉伸成射流以纺丝,达到提高纺丝效率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28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添加催化剂的聚丙烯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封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