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动式无人船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90256.5 | 申请日: | 2020-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9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舒杰斌;夏雨;厚亚南;刘晓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晏河建设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4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公园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动 无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动式无人船,包括船体、设置于船体尾部上表面的风机以及控制器,所述船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增强船体稳定性的浮筒。本实用新型的风动式无人船的左右两侧的浮筒既可以增强船体的浮力,又能够平衡船体,使得船体稳定性好,能够有效抵御风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动式无人船。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上的多种无人船都为水下推进器,遇到浅水、水草或者水面垃圾较多的时候就会堵塞缠绕推进器造成无人船无法行动。对于浅水养殖作业环境以及夏秋季节养殖水域水草疯长的情况,水下螺旋桨推进器的船只在作业时会对养殖生物产生巨大的惊扰,造成无法进食和繁殖,造成减产。
现有的申请公布号为CN 110682996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多气室连体浮筒风舵沼泽风动无人船,包括船体及控制器,船体为U形充气船体,在船体的顶面固装载物平台,在载物平台的顶面后侧固装有支架,在支架上安装电机驱动的螺旋桨、无人船控制器,天线,在螺旋桨的后侧固装风舵总成,风舵总成包括拱形框架、风舵板及舵机,拱形框架围绕螺旋桨安装,在拱形框架的后侧平行间隔焊接两舵板支撑横梁,在两风舵板支撑横梁之间竖向间隔安装两转轴,在每一转轴上均固装一风舵板,两风舵板对开设置,其中一个转轴的顶端或底端通过连杆结构连接一舵机,在拱形框架的两侧对称固装两电池盒。
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缺陷是,该无人船的载物平台集中设置于船体的一端,导致该无人船的重力分布不均,而且其船体为U形充气船体,船体重量较轻,在遇到风浪的时候很不平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动式无人船,其船体稳定性好,能够有效抵御风浪。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风动式无人船,包括船体、设置于船体尾部上表面的风机以及控制器,所述船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增强船体稳定性的浮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风动式无人船的左右两侧的浮筒既可以增强船体的浮力,又能够平衡船体,使得船体稳定性好,能够有效抵御风浪。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船体的头部设置有用于测量水深的测深仪和用于平衡风机重力的平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船体的头部和尾部重力平衡,进而增强船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浮筒与船体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至少包括两个组成杆件,连杆的各组成杆件之间通过铰接轴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浮筒能够快速折起,便于收放和运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船体内靠近头部的位置还设置有备用电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备用电源既可以提高无人船的续航时间,又能够起到一部分平衡船体尾部重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船体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测深仪和平衡块设置于船体内靠近船体的头部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行水深的测量,并起到平衡船体尾部的重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船体上表面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窗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在船体内部设置测深仪和平衡块。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船体中部的上表面处固定设置有十字形支架,十字形支架包括横向支杆和竖直支杆,所述连杆分别与横向支杆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转动轴线为其本身的中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晏河建设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晏河建设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0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移动转动运动的枢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永磁式闭路磁场横磁热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