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更换钻刃的钻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87337.X | 申请日: | 2020-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9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紫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南合金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B23B51/06 | 
| 代理公司: | 温州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9 | 代理人: | 詹晓东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更换 钻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更换钻刃的钻头,包括分体设置的钻刃本体及阶梯钻本体,钻刃本体与阶梯钻本体可拆卸连接,钻刃本体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插接槽,阶梯钻本体对应钻刃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插接部,阶梯钻本体上设置有连接凸部,连接凸部的内圆周壁与钻刃本体的外圆周壁相接触,连接凸部通过连接组件与钻刃本体配合连接,连接组件包括配合螺母、紧固件,配合螺母套设于连接凸部上并与连接凸部螺纹连接,配合螺母的圆周壁及钻刃本体圆周壁对应处设置有定位孔,紧固件与定位孔相适配。插接部与插接槽配合,实现钻刃本体与阶梯钻本体的连接及在径向方向上的固定;紧固件配合螺母与钻刃本体进行定位,实现钻刃本体与阶梯钻本体在轴向方向上的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更换钻刃的钻头。
背景技术
目前,钻头在各行各业中的使用非常广泛,使用钻头的各种工具非常多,如电钻、气钻等。为了钻出一个直径较大的钻孔,人们通常会采用阶梯钻。阶梯钻设有若干端直径依次扩大的钻孔刃,可以避免因直接采用直径大的钻孔刃,导致钻孔刃与待钻孔的材料之间受力过大,使得材料与钻头的接触位置发生破损,影响钻孔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前端的钻孔刃磨损较大,因此经常会出现前端直径较小的钻孔刃已经被磨损到无法继续使用,而后端的直径较大的钻孔刃依然完好的情况,且阶梯钻都是一体设置的,此时整个阶梯钻都要报废,造成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更换钻刃的钻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钻刃的钻头,包括分体设置的钻刃本体及阶梯钻本体,所述钻刃本体与阶梯钻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钻刃本体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插接槽,所述阶梯钻本体对应钻刃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插接槽适配的插接部,所述阶梯钻本体对应钻刃本体的尾部一侧设置有连接凸部,所述连接凸部的内圆周壁与钻刃本体的外圆周壁相接触,所述连接凸部通过连接组件与钻刃本体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配合螺母、紧固件,所述配合螺母套设于连接凸部上并与连接凸部螺纹连接,所述配合螺母的圆周壁及钻刃本体圆周壁对应处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紧固件与定位孔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刃本体与阶梯钻本体分体设置,当钻头需要安装使用时,将阶梯钻本体上的插接部插入钻刃本体上的插接槽内,以此实现钻刃本体与阶梯钻本体的连接及在径向方向上的固定,再通过连接组件将阶梯钻本体与钻刃本体进行连接;阶梯钻本体对应钻刃本体尾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凸部,连接组件的配合螺母套设于连接凸部上并与连接凸部螺纹连接,将阶梯钻本体与钻刃本体锁紧,同时紧固件插入配合螺母及钻刃本体上的定位孔,将配合螺母与钻刃本体进行定位,避免配合螺母转动,以此实现钻刃本体与阶梯钻本体在轴向方向上的固定。当需要对受损的钻刃本体进行更换时,只需拆卸连接组件,并将插接部与插接槽分离,即可更换并重新安装,同时也可对受损的阶梯钻本体进行更换并重新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插接槽为弧形槽,所述插接槽沿钻刃本体的外圆周壁设置并由靠近钻刃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所述插接部沿阶梯钻本体对应钻刃本体一侧的弧形壁设置并由靠近直径较小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槽为弧形槽,且插接槽沿钻刃本体的外圆周壁设置并由靠近钻刃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得以适用实际使用中的不同需求;插接部与插接槽相适配,使得插接部与插接槽的接触部位增大,以此提高插接槽与插接部的连接强度;同时钻头对物料进行钻孔时,使得旋转更加稳定,也易于实现力的均匀分布,使物料各处受力均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插接槽为沿钻刃本体的轴向方向设置的直槽,所述插接部为沿阶梯钻本体的轴向方向设置插接直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得以适用实际使用中的不同需求,同时使得插接槽与插接部之间的连接更为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直槽沿钻刃本体的径向方向上的截面呈燕尾槽状设置,所述插接直部沿阶梯钻本体的径向方向上的截面呈燕尾榫状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南合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南合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873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塑性塑料Y型止回阀
 - 下一篇:一种微机控制压力试验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