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域墩顶施工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85831.2 | 申请日: | 2020-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1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谢朋林;赵磊;曾银勇;曹海清;李林挺;马慧杰;齐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李彦彦 |
| 地址: | 30034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域 施工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域墩顶施工平台,包括由横桥向平台模块和纵桥向平台模块围成的环状平台主体,所述纵桥向平台模块上设有多个横桥向平台模块固定位;所述环状平台主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悬挂机构,每一所述悬挂机构均包括环状平台主体上竖直设置的悬吊杆、以及悬吊杆上设置的挂腿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施工平台没有在在墩柱上设置任何预埋件,墩柱施工干扰小,且不对墩柱主体造成任何不利影响;纵横桥向平台模块可以在地面组拼,采用小型浮吊一次整体起吊安装;卸落时,采用手拉葫芦或卷扬机整体下放,施工极为便利;解决了海域恶劣环境下,墩顶平台能够整体吊装,整体下放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域墩顶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陆地上桥梁常规墩顶施工平台有以下诸多弊端:
弊端一:常规墩顶施工平台安装、拆卸困难。不能整体吊装,只能单个构件或模块吊装空中散拼完成,海上作业时间长,风险大;平台拆卸时更加困难,拆卸极为不便,且拆卸费用较高;如专利号所公布的《CN207110418U》,结构需分两次吊装,且每次吊装只能从墩柱侧面横桥向深入安装,最后将两个二分之一操作平台螺栓连接完成安装作业;拆卸时,由于上横梁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拆卸难度。
弊端二:常规墩顶平台多为悬吊结构,结构稳定性较差,难以满足沿海区域多风浪工作环境。
弊端三:常规墩顶平台设置的平台尺寸固定,只能适用于一个尺寸的墩柱,不能满足有多种尺寸墩柱的跨海大桥施工,若设计、制造多套尺寸不一的墩顶平台势必增加一定的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海域墩顶施工平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海域墩顶施工平台,包括由横桥向平台模块和纵桥向平台模块围成的环状平台主体,所述纵桥向平台模块上设有多个横桥向平台模块固定位;所述环状平台主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悬挂机构,每一所述悬挂机构均包括环状平台主体上竖直设置的悬吊杆、以及悬吊杆上设置的挂腿组件;所述挂腿组件包括悬吊杆朝向环状平台主体中部一侧设置的挂腿,悬吊杆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悬吊杆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用于下放环状平台主体的吊件。
进一步的,所述挂腿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挂腿的竖直一侧安装在悬吊杆上,水平一侧设有用于吊挂在墩顶上的定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纵桥向平台模块/横桥向平台模块包括两道平行设置的通长纵杆,所述两道通长纵杆之间通过横连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纵桥向平台模块两端设有多道间隔设置的带孔横连杆,相邻两个带孔横连杆的间距与所述横桥向平台模块上两道通长纵杆的间距大小相同,所述横桥向平台模块的通长纵杆与带孔横连杆通过螺栓连接,通长纵杆两端均设有多个与带孔横连杆配合的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纵桥向平台模块/横桥向平台模块上至少设置一对悬吊杆,每一所述悬吊杆底部均固定在通长纵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悬吊杆下端设有爬锥组件,该爬锥组件距离通长纵杆12-15cm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通长纵杆上设有护栏结构,该护栏结构由护栏立杆、护栏横杆以及纱网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横桥向平台模块和纵桥向平台模块均设置两个,两个横桥向平台模块和两个纵桥向平台模块交错首尾相连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环状平台主体为方形结构,纵桥向平台模块和横桥向平台模块相互垂直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858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