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85825.7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6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付久明;郑凤丽;尚亚妮;付民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久明;郑凤丽;尚亚妮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7500 河北省承德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业 育苗 病虫害 防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装置,包括肥料斗,所述肥料斗的前后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牵引杆,所述肥料斗的下端贯通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前压轮,此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装置,通过前压轮对大块板结土壤的碾压,可以将土壤压碎为小型颗粒,便于有机肥料与土壤颗粒的混合,搅拌杆可以将有机肥料与土壤颗粒充分混合搅拌,使有机肥料在土壤中分散均匀,加快有机肥料与土壤颗粒的中和速度,破碎平土装置可以将翻过的土壤抹平,便于后期雨水的浸润更加均匀,利于有机肥料与土壤颗粒的反应,同时也便于后期的树苗种植等工作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肥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土壤板结的主要因素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田土壤质地黏重,耕作层浅 黏土中的黏粒含量较多,加之耕作层平均不到20cm,土壤中毛细管孔隙较少,通气、透水、增温性较差.雨后。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土壤表层结皮。有机物料投入少 不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使土壤中有机物质补充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理化性状变差.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造成土壤的酸碱性过大或过小,导致土壤板结。
塑料废弃物污染 地膜和塑料袋等没有清理完,在土壤中无法完全被分解,形成有害的块状物。我国每年随着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的废塑料,占填埋垃圾重量的3%~5%,其中大部分是塑料袋垃圾,施入土壤中不易降解,造成板结。长期单一地偏施化肥 农家肥严重不足,重氮轻磷钾肥,土壤有机质下降,腐殖质不能得到及时地补充,引起土壤板结和龟裂。长期施用硫酸铵也容易造成土壤板结。
镇压、翻耕等农耕措施导致上层土壤结构破坏 由于机械耕作的影响,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而每年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只有部分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其余被土壤固定,形成大量酸盐沉积,造成土壤板结。耕作时机不当,如土壤过湿时耕翻镇压也容易造成板结。有害物质的积累 部分地方地下水和工业废水中有毒物质含量高,长期利用灌溉,有毒物质积累过量引起表层土壤板结。
土壤板结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使得林业育苗过程种树苗的生长缓慢,难以从板结的土壤中吸收养分,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因此,为了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首先要解决土壤板结的问题,结局土壤板结可以施加一些有机肥料,或者进行细致的松土操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装置,包括肥料斗,所述肥料斗的前后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牵引杆,所述肥料斗的下端贯通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前压轮,所述前压轮的后侧面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肥料斗的右侧面铰接有破碎平土装置,所述破碎平土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两边开设有两个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滑动块固定连接在同一个滑动杆上,所述滑动杆的一端通过弹簧与安装架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安装架的侧壁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有分散搅拌装置,所述分散搅拌装置包括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后侧面与连接杆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前侧面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前侧面中心转动连接在安装杆的后侧面上,所述安装杆的下侧面通过支杆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安装杆的一端与下料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四根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侧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两个所述挡块之间等距固定连接有七个平土锥。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为圆锥形。
优选的,所述四根搅拌杆环绕第二锥齿轮的下端面中心等距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久明;郑凤丽;尚亚妮,未经付久明;郑凤丽;尚亚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858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传动缝包同步传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鱼片刨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