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挺水植物生态浮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85328.7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9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丰毅;裴茂青;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瑛菲生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24/25;A01G24/44;C02F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生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挺水植物生态浮床,包括第一种植部和第二种植;所述第一种植部包括第一植物生长垫;所述第二种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种植部的周围,所述第二种植部包括空心管以及包裹在所述空心管外部的第二植物生长垫。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挺水植物生态浮床中,第一种植部以及包裹于其周围的第二种植部均可种植植物,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美化了视觉,在椰丝垫中注入养分及肥料可供植物吸取,通过空心管提供浮力可将浮床置于水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植物生长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浮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挺水植物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量不断增多,湖泊、河流等水体的污染日益加剧,导致挺水生态系统(如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等)退化严重,水环境日渐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恢复挺水植物,发挥水体自净功能是治理湖泊、河流污染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中利用浮床种植挺水植物或者沉水植物是一种有效改善水质、提高并改善水体生态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申请号为201621268238.3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框体和种植床,种植床由尼龙绳连接在浮床框体上;浮床框体由多根短管首尾相接构成,短管为两端密封的中空管;相邻的两个短管之间均通过可拆卸的管接头相连接。该实用新型中空管只能够提供浮力,占据了很大空间,且外形不美观,尼龙绳不可降解,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空管外侧通过包裹植物生长垫以供植物生长,且通过可降解的麻绳制成的网兜固定植物生长垫的挺水植物生态浮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挺水植物生态浮床,包括第一种植部和第二种植部;所述第一种植部包括第一植物生长垫;所述第二种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种植部的周围,所述第二种植部包括空心管以及包裹在所述空心管外部的第二植物生长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植物生长垫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覆盖有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植物生长垫通过网兜包裹在所述空心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管为PE管,所述网兜由麻绳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种植部的外部由麻绳捆绑,所述麻绳共多段,且间隔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种植部为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种植部共包括四段,每相邻两段之间相互搭接且有钢丝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种植部为正方形,其边长为200-260cm,所述空心管的外径为100-135cm,所述第二种植部的外径为140-180cm。
进一步地,每段所述第一种植部与所述第二种植部之间通过钢丝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植物生长垫及第二植物生长垫均采用了椰丝垫或棕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挺水植物生态浮床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挺水植物生态浮床的第一种植部以及包裹于其周围的第二种植部均可种植植物,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视觉美观,第一种植部及第二种植部均采用了椰丝垫或棕垫,在椰丝垫或棕垫中注入挺水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和促进植物根系发育的生长素,可供植物吸取,通过空心管提供浮力将浮床置于水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模块化植物单元,移栽施工快捷;植物成活率高,成景效果快;形成生物群落单元,综合生态功能强大;结构降解慢,无内源营养释放隐患。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瑛菲生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瑛菲生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85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