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85188.3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4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于方;盛智博;邓春林;熊建波;范志宏;邓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菁菁 |
地址: | 5102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构件 裂缝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电热网和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和电热网用于埋设在底层混凝土构件内,电热网由电热体构成,电热体包括电热丝和包覆电热丝的保护层,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温度设定单元,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小于温度设定单元设定的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电热网工作。本实用新型用于控制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构件产生协同变形,避免上层混凝土构件因底层混凝土构件约束产生贯穿性裂缝,减少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垂直分缝,水平分层”原则,一直是国内外许多工程技术人员长期秉承的一种结构控裂设计理念,主要目的是垂直分缝释放约束,水平分层控制混凝土水化热。而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多采用分层浇筑措施,在现实工程中,由于分层浇筑时间间隔太长,层间浇筑时间间隔往往大于15天甚至达到数月,从而导致了很多因底层混凝土构件约束上层混凝土构件变形而产生的竖向约束裂缝,而且常常是贯穿性的危害裂缝。近年来,地下空间项目越来越多,大量因底层混凝土构件约束产生贯穿性裂缝导致结构出现大量的渗漏问题,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构件产生协同变形,避免上层混凝土构件因底层混凝土构件约束产生贯穿性裂缝,减少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电热网和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和电热网用于埋设在底层混凝土构件内,电热网由电热体构成,电热体包括电热丝和包覆电热丝的保护层,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温度设定单元,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小于温度设定单元设定的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电热网工作。
进一步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温度设定单元为滑动变阻器,控制器包括电磁继电器和电路电源,电路电源、滑动变阻器和热敏电阻依次串联在电磁继电器的输入回路,电磁继电器的输出回路包括动触点、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动触点与电热网连接,常闭触点与供电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电热网由若干根横向电热体和若干根纵向电热体横纵交接构成,其中相邻的两根横向电热体之间的间距为300mm-450mm,相邻的两根纵向电热体之间的间距为300mm-450mm。
进一步地,电热网为两层,分为上层电热网和下层电热网,上层电热网和下层电热网平行设置,且上层电热网和下层电热网的四边之间设有若干根电热体。
进一步地,上层电热网与下层电热网之间的距离为300mm-450mm。
进一步地,电热网与底层混凝土构件顶面之间的距离为150mm-250mm。
进一步地,电热网的四边与靠近其的底层混凝土构件侧面之间的距离为150mm-250mm。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温度变化数显表;和/或,与温度设定单元连接的温度设定数显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底层混凝土构件中埋设电热网,通过电热网给底层混凝土构件加热,使得底层混凝土构件内部的温度上升至高于上层混凝土构件内部的温度,待上层混凝土构件内部达到最高温度时,断开电热网的电源,底层混凝土构件与上层混凝土构件同步降温,从而使得底层混凝土构件和上层混凝土构件协调收缩变形,即可避免上层混凝土构件因底层混凝土构件约束产生贯穿性裂缝,解决地下空间因裂缝导致的渗漏问题,减少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装置的电热网埋设在底层混凝土构件中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851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签压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高强度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