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容换流的固态式直流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83844.6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7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袁召;李归霞;陈立学;潘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3/087 | 分类号: | H02H3/087;H02H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之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廖盈春;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容 换流 固态 直流 断路器 | ||
1.一种基于电容换流的固态式直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连接的SCR单元(1),电容换流单元(2)和吸能单元(3);
所述SCR单元(1)用于在故障时在零电流下开断故障电流;
所述电容换流单元(2)用于在故障时为SCR单元(1)提供电流过零点并辅助SCR单元(1)关断;
所述吸能单元(3)用于当开断故障电流后吸收系统感性元件储能和限制过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式直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换流单元(2)包括:第一晶闸管T1、第二晶闸管T2、第三晶闸管T3、第四晶闸管T4、预充电电容C、换流电感L、第一避雷器MOV1和第一机械开关S0;
第一晶闸管T1和第四晶闸管T4串联连接,第二晶闸管T2和第三晶闸管T3串联连接,第一避雷器MOV1和第一机械开关S0串联连接在第一晶闸管T1与第四晶闸管T4的串联连接端与第二晶闸管T2与第三晶闸管T3的串联连接端之间;预充电电容C和换流电感L串联连接在第一晶闸管T1与第四晶闸管T4的串联连接端与第二晶闸管T2与第三晶闸管T3的串联连接端之间;第一晶闸管T1的非串联端与第二晶闸管T2的非串联端共同作为电容换流单元(2)的一端;第三晶闸管T3的非串联端与第四晶闸管T4的非串联端共同作为电容换流单元(2)的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式直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当发生短路故障时,触发第一晶闸管T1和第三晶闸管T3导通,流向SCR单元的电流向第一晶闸管T1和第三晶闸管T3所在的支路转移并控制SCR单元在电流过零时关断;换流过程中通过预充电电容C和换流电感L振荡来为SCR单元关断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电流过零点;
当SCR单元关断成功后,电源阀侧继续向预充电电容C充电,预充电电容C电压极性改变,流向预充电电容C的电流继续减小至零,第一晶闸管T1和第三晶闸管T3自然关断,通过避雷器MOV动作来吸收系统感性元件储存的能量并限制过电压,通过控制第一机械开关S0导通来吸收预充电电容C储能并将预充电电容电压限制到指定值,为下一次重合闸做准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式直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换流单元(2)包括:晶闸管T0、第二机械开关S1、第三机械开关S2、第四机械开关S3、第五机械开关S4、第一机械开关S0、预充电电容C、换流电感L和第一避雷器MOV1;
第二机械开关S1和第五机械开关S4串联连接,第三机械开关S2和第四机械开关S3串联连接,第一避雷器MOV1和第一机械开关S0串联连接在第二机械开关S1与第五机械开关S4的串联连接端与第三机械开关S2与第四机械开关S3的串联连接端之间;预充电电容C和换流电感L串联连接在第二机械开关S1与第五机械开关S4的串联连接端与第三机械开关S2与第四机械开关S3的串联连接端之间;晶闸管T0的一端作为电容换流单元(2)的一端,晶闸管T0的另一端与第二机械开关S1的非串联端和第三机械开关S2的非串联端共同连接;第四机械开关S3的非串联端与第五机械开关S4的非串联端共同作为电容换流单元(2)的另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态式直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当发生短路故障时,触发晶闸管T0导通,并关断SCR单元,换流过程中通过预充电电容C和换流电感L振荡来为SCR单元关断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过零点;
当SCR单元关断成功后,电源阀侧继续向预充电电容充电,预充电电容电压极性改变,流向预充电电容C的电流继续减小至零,晶闸管T0自然关断,通过避雷器MOV动作吸收感性元件储存的能量并限制过电压,通过控制第一机械开关S0导通来吸收预充电电容C储能并将预充电电容电压限制到指定值,通过向第二机械开关S1和第四机械开关S3发出分闸指令使得第二机械开关S1和第四机械开关S3在零电流零电压下分闸,再向第三机械开关S2和第五机械开关S4发出合闸指令,为系统重合闸做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838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波探伤机
- 下一篇:一种泵筒加工用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