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橡胶发泡材料汽车制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78593.2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2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江涛;韦达;韦秀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博臣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B32B25/04;B32B25/08;B32B27/36;B32B27/06;B32B7/08;B32B27/42;B32B33/00;B32B9/00;B32B9/04;B32B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越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3 | 代理人: | 杨艳珊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发泡 材料 汽车 制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胶发泡材料汽车制件,包括制件本体,所述制件本体是由橡胶发泡材料、第一橡胶层、第一带羟基直链聚酯树脂层、第二带羟基直链聚酯树脂层、隔热层、第二橡胶层、第一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层、第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层、抗菌层和防火层构成,所述第一橡胶层位于所述橡胶发泡材料的顶端,所述第一带羟基直链聚酯树脂层位于所述第一橡胶层的顶端,所述第二带羟基直链聚酯树脂层位于所述第一带羟基直链聚酯树脂层的顶端,所述隔热层位于所述第二带羟基直链聚酯树脂层的顶端,所述第二橡胶层位于所述橡胶发泡材料的底端。有益效果:使得该汽车制件具有较好的隔音、缓冲、抗震、隔热、防火和抗菌性能,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橡胶发泡材料汽车制件。
背景技术
噪声、振动和舒适性是衡量现代汽车制造水平的三大技术指标。对于这三大指标的提升,除了需要在技术进行主动突破,比如改善发动机结构、改善车身结构以及改善各配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还可以从车用板材上进行突破,比如使用隔音、减振的材料。但是现有的车用板材功能比较单一,隔音板材的减振性能不好,减振板材的隔音效果不好。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兼具减振、隔音、防火、抗菌性能的车用板材。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橡胶发泡材料汽车制件,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橡胶发泡材料汽车制件,包括制件本体,所述制件本体是由橡胶发泡材料、第一橡胶层、第一带羟基直链聚酯树脂层、第二带羟基直链聚酯树脂层、隔热层、第二橡胶层、第一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层、第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层、抗菌层和防火层构成,所述第一橡胶层位于所述橡胶发泡材料的顶端,所述第一带羟基直链聚酯树脂层位于所述第一橡胶层的顶端,所述第二带羟基直链聚酯树脂层位于所述第一带羟基直链聚酯树脂层的顶端,所述隔热层位于所述第二带羟基直链聚酯树脂层的顶端,所述第二橡胶层位于所述橡胶发泡材料的底端,所述第一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层位于所述第二橡胶层的底端,所述第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层位于所述第一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层的底端,所述抗菌层位于所述第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层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防火层包覆于所述橡胶发泡材料、所述第一橡胶层、所述第一带羟基直链聚酯树脂层、所述第二带羟基直链聚酯树脂层、隔热层、所述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一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层、所述第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层、所述抗菌层和所述防火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带羟基直链聚酯树脂层和所述第一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层的底端分别均设置有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带羟基直链聚酯树脂层和所述第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层的顶端分别均设置有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凸条之间形成第二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为交错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是由竹炭纤维层和活性碳纤维层构成,所述竹炭纤维层和所述活性碳纤维层的内部设置有银离子灭菌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橡胶层和所述第二橡胶层为聚氨酯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和氯化聚乙烯橡胶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橡胶发泡材料、第一橡胶层、第一带羟基直链聚酯树脂层、第二带羟基直链聚酯树脂层、隔热层、第二橡胶层、第一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层、第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层、抗菌层、防火层、第一凸条、第一凹槽、第二凸条、第二凹槽、竹炭纤维层、活性碳纤维层和银离子灭菌颗粒构成的橡胶发泡材料汽车制件,从而使得该汽车制件具有较好的隔音、缓冲、抗震、隔热、防火和抗菌性能,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博臣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博臣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785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