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数控机床用伺服电机驱动器外壳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78220.5 | 申请日: | 2020-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6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尚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5/0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索睿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9 | 代理人: | 张菡 |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龙塔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数控机床 伺服 电机 驱动器 外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数控机床用伺服电机驱动器外壳,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驱动器壳体,驱动器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盖板,驱动器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盖板,驱动器壳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前盖板,前盖板的上端开设有显示屏接口安装孔,前盖板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前盖板卡扣,驱动器壳体与右盖板的前端对应于前盖板卡扣的位置处开设有多个前盖板卡孔,驱动器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台阶面,上盖板与右盖板的内部对应于多个台阶面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多个螺钉;本实用新型上盖板与驱动器壳体之间通过多根螺钉固定连接,方便操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有利于观察,同时设置多个散热孔能够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电机驱动器外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数控机床用伺服电机驱动器外壳。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用伺服电机驱动器外壳主要用于存放数控机床用伺服电机控制电路板,使采用伺服电机控制电路板的驱动器能够广泛应用到多种环境的场合中,传统的数控机床用伺服电机驱动器外壳一般采用钣金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外壳,其散热器和电路板一般安装在底板上,结构较为紧凑。
大多数的伺服电机驱动器外壳采用一体式成型,在其侧面固定连接一可拆卸的侧盖板,并在侧盖板与外壳前端连接一前盖板,这样就会导致,如果操作人员想要详细观察伺服电机驱动器外壳内部各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就必须先将前盖板拆除,在将侧盖板拆除,才能够详细进行观察,拆卸流程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数控机床用伺服电机驱动器外壳,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数控机床用伺服电机驱动器外壳,包括驱动器壳体,驱动器壳体的形状为长方体形,驱动器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盖板,上盖板的中部开设有伺服电机输出接口安装孔,驱动器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盖板,驱动器壳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前盖板,前盖板的上端开设有显示屏接口安装孔,前盖板的前端对应于显示屏接口安装孔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显示屏保护罩,前盖板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前盖板卡扣,驱动器壳体与右盖板的前端对应于前盖板卡扣的位置处开设有多个前盖板卡孔,驱动器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台阶面,上盖板与右盖板的内部对应于多个台阶面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多个螺钉。
进一步的,驱动器壳体的左侧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多个第一散热孔的形状为长方形,上盖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多个第二散热孔的形状为圆形,右盖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三散热孔,多个第三散热孔的形状为长方形。
进一步的,驱动器壳体的左侧开设有两个通风孔,两个通风孔的形状为圆形,两个通风孔沿上、下方向对称设置,驱动器壳体的左侧对应于通风孔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风扇罩。
进一步的,前盖板的下端开设有机械位置反馈讯号接口安装孔、I/O讯号接口安装孔、高速网络接口安装孔、电机编码器回授接口安装孔、外部DI扩展接口安装孔、通讯接口安装孔以及软件操作接口安装孔。
进一步的,风扇罩包括两根弧形铁圈,两个弧形铁圈沿左、右方向对称设置,两个弧形铁圈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驱动器壳体的表面,两个弧形铁圈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形铁圈。
进一步的,显示屏保护罩的两侧开设有通孔,前盖板的两侧对应于通孔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圆柱凸台,显示屏保护罩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突出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实用新型,上盖板与驱动器壳体之间通过多根螺钉固定连接,不使用传统的一体式设计,如果操作人员想要详细观察伺服电机驱动器外壳内部各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仅需要将上盖板拆除即可,简化了拆卸的流程,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观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尚瑞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尚瑞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782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