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卷绕式多极耳电芯的极片及卷绕式多极耳电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77352.6 | 申请日: | 2020-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5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郑开元;韩冰;纪荣进;李聪;郑明清;陈杰;李载波;杨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64;H01M10/0587;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王滔 |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卷绕 多极 耳电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卷绕式多极耳电芯的极片,包括:集流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主体区、过渡区和极耳区;活性物质层,间歇设置于所述主体区的至少一表面;绝缘涂层,设置于所述过渡区的至少一表面和所述极耳区根部的至少一表面。现有用于卷绕式多极耳电芯的极片中,为了避免毛刺的产生,通常沿活性物质层两长边的集流体边缘空箔区激光分切。本实用新型中,在主体区和极耳区之间设置过渡区,并在过渡区的表面涂覆绝缘涂层,沿绝缘涂层激光模切得到箔材极耳,相对于沿集流体边缘空箔区模切,减少了毛刺的产生,进一步提升了电芯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卷绕式多极耳电芯的极片及卷绕式多极耳电芯。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重量轻、安全性能好等优点,故在蓝牙耳机、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摄像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以及便携式移动电源等领域的应用已处在垄断地位。同时,锂离子电池也已经在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领域批量应用。
人们对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倍率放电以及放电温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池的厚度随之增大,电池的正、负极的片长增加,如果再采用单一极耳形式,电池的内阻会很大,电池放电时极化严重,影响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因此,多极耳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多极耳技术的开发大幅度的提升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对我国锂电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之用。目前的多极耳电芯在极片涂布时,会预留集流体边缘空箔区(也称之为极耳区),经过辊压和分切后,在卷绕前将集流体边缘空箔区经过裁切处理后形成多个极耳。
然而,目前的卷绕式多极耳电芯的制备流程还存在以下问题:
然而,目前的多极耳电芯的制备流程还存在以下问题:极片上活性物质层的两侧都会存在集流体边缘空箔区,其中一边的集流体边缘空箔区会模切成极耳,然而,模切集流体边缘空箔区时可能会产生毛刺,毛刺可能会刺破隔膜产生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卷绕式多极耳电芯的极片,能够提高极片分切精度、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卷绕式多极耳电芯的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流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主体区、过渡区和极耳区;
活性物质层,间歇设置于所述主体区的至少一表面;
绝缘涂层,设置于所述过渡区的至少一表面和所述极耳区根部的至少一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卷绕式多极耳电芯的极片的一种改进,所述集流体还包括间隙空箔区,所述间隙空箔区邻接于所述过渡区和所述主体区。间隙空箔区不设置绝缘涂层,在卷绕后得到多极耳电芯时,相当于去除了电芯最外圈集流体头部的绝缘涂层,降低了两层绝缘涂层的厚度,因此提高了电芯的能量密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卷绕式多极耳电芯的极片的一种改进,所述集流体两面的间隙空箔区的长度不同。间隙涂覆活性物质层时,由于集流体两面的间隙空箔区的长度不同,在极片的两面会形成集流体单面空箔区和集流体双面空箔区。卷绕后,以集流体双面空箔区收尾,由于集流体双面空箔区边缘不存在绝缘涂层,相当于取消了绝缘涂层的厚度,提高了电芯的能量密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卷绕式多极耳电芯的极片的一种改进,所述活性物质层为正极活性物质层或负极活性物质层。优选的,活性物质层为正极活性物质层。在极片的制备过程中,一般使用激光切割或者金属刀模模切出极耳,当极耳尺寸需要更改时,金属刀模也需要相应换型,然而,金属刀模换型费用较高,而且会降低生产效率,因此,一般采用激光模切出极耳。由于正极活性物质层材料的特性,使用激光在切割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时候会导致在切割位置产生比较大的毛刺,毛刺不进行处理会刺破隔膜导致电芯内部短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77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添加剂计量加料推车
- 下一篇:一种具有接口转接装置的无线测试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