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监护仪隔离防护套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74524.4 | 申请日: | 2020-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6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龚澄霞;杨悦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乔建 |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监护 隔离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护仪隔离防护套,包括弹性装套边框和透明薄膜,装套边框的整体形状与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的外围轮廓形状相匹配,装套边框的内侧形成装套槽并能够通过所述装套槽装套在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的外围,薄膜外围与装套边框连接能够对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进行封盖。本实用新型既能够保证医护人员对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正常的观察和触控,同时能够达到有效地隔离医护人员与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的作用,简单实用,方便使用,能够达到避免可能的污染源接触性传播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套,特别是涉及一种监护仪隔离防护套。
背景技术
在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背景下,人们在注意人与人之间的隔离防护的同时,作为医院同样需要注重人与医疗仪器之间的非接触式操控,准确而言是医护人员所穿戴的可能存在污染的手套与医疗仪器之间的非接触式操控,以避免病毒等污染源进行接触性传播。在手术室、急诊科、ICU重症室等科室,监护仪作为普遍使用的医疗器械,存在与医护人员频繁接触的特点,而现有医院并不存在针对性的防护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监护仪隔离防护套,结构简单,装套简便且不影响触控操作,有利于实现非触控式操控以达到避免可能的污染源接触性传播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监护仪隔离防护套,包括弹性装套边框和透明薄膜,所述装套边框的整体形状与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的外围轮廓形状相匹配,所述装套边框的内侧形成装套槽并能够通过所述装套槽装套在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的外围,所述薄膜外围与装套边框连接能够对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进行封盖。
所述装套边框的断面形状呈U型。
所述装套边框相对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的背面设有约束带。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装套边框能够装套在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的外围,可利用约束带进一步与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背面束紧,中间透明薄膜既不会影响对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的观察和触控,同时能够达到有效地隔离医护人员与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的作用,简单实用,方便使用,能够达到避免可能的污染源接触性传播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2-4所示的一种监护仪隔离防护套,包括弹性装套边框1、透明薄膜2和约束带4。
装套边框1的整体形状与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的外围轮廓形状相匹配,装套边框1的断面形状呈U型,如图3所示,装套边框1的内侧形成装套槽3,装套边框1能够通过装套槽3装套在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的外围。装套边框1相对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的背面设有约束带4,利用约束带4能够进一步地将装套边框1与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背面束紧,有利于提高装套边框1装套的稳定性。
薄膜2外围与装套边框1连接能够对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进行封盖,既不会影响对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的观察和触控,同时能够达到有效地隔离医护人员与监护仪操控显示面板的作用,防护套使用后可拆卸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可能携带的污染源扩散传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745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生产用污泥处理用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易型阴道扩张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