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束轮快速更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73642.3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9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卢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456500 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束 快速 更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束轮快速更换装置,包括套筒、夹具、集束轮支架和弹性复位装置;所述夹具套装在所述套筒内,所述集束轮支架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安装在所述夹具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弹性复位装置替代集蝶形螺母的传统固定方式,集束轮在更换、旋转时操作、控制、使用更加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初捻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束轮快速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集束轮固定装置使用内六角螺栓和蝶形螺母固定,以8分拉台位为例,共使用集束轮8个,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每个班需要更换一次集束轮,每2个小时对集束轮进行一次旋转,需要逐一拧松蝶形螺母、转动集束轮、拧紧蝶形螺母,耗费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
现有集束轮固定装置的主要问题和缺点如下:
1.随着多分拉漏板的设计、推广,现有的集束轮固定装置,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提升;
2.使用内六角螺栓和蝶形螺母固定,蝶形螺母固定不到位会导致集束轮在高速运转的纱线牵引力的作用下快速自转,影响纱线品质;
3.每2个小时对集束轮进行一次旋转,受纱线牵引力影响,旋转角度会出现偏差,达不到工艺技术规范要求;
4.在旋转集束轮时,集束轮会左右移动,影响纱线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追求更高的产品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针对现有的集束轮固定装置进行改进探索,对集束轮固定装置存在的客观问题及缺点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束轮快速更换装置。
一种集束轮快速更换装置,包括夹具、套筒、集束轮支架和弹性复位装置;所述夹具套装在所述套筒内,所述集束轮支架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安装在所述夹具上。
进一步,所述套筒与所述集束轮支架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套筒一端开槽,另一端中间开孔,所述槽与所述孔连通。
进一步,所述夹具包括:集束轮固定装置和弹性复位固定装置,所述集束轮固定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弹性复位固定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束轮固定装置的另一端从所述套筒的槽中穿出,所述弹性复位固定装置的另一端从所述套筒的孔中穿出。
进一步,所述集束轮固定装置包括伸出端和固定端,所述伸出端为圆柱体,且所述伸出端与所述固定端的连接处为圆盘;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弹性复位固定装置连接。
进一步,所述圆盘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体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弹性复位固定装置的伸出端的末端设置有限位装置。
进一步,所述弹性复位装置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弹性复位固定装置的伸出端,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限位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底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弹性复位装置配合套筒和夹具,替代现有技术中内六角螺栓和蝶形螺母固定集束轮的方式。当需要更换集束轮时,按压弹性复位装置,使夹具从套筒中抬升,并协同将安装在夹具上的集束轮抬升,能够大大节省集束轮更换时间,从原来更换一台3分钟缩短至更换一台1.5分钟,单台次节约90s更换时间;
2.利用弹性复位装置更换集束轮时,即使集束轮发生旋转,也不会左右移动,对纱线品质无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736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生产的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警示的道路桥梁安全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