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射阀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9082.4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1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大丰区中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杨德智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射阀 板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射阀板结构,涉及到压铸机配件技术领域,所述压射腔的周壁嵌装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压射管,压射管的外周面包覆紧贴有有螺旋毛细管,且螺旋毛细管靠近出油口的一端固定连通进液管的一端,而进液管的另一端自压射及快压射阀板内上部预先成型的管腔中穿出,同时螺旋毛细管远离出油口的一端固定连通出液管的一端,而出液管的另一端自压射及快压射阀板内下部预先成型的管腔中穿出。本申请同时达到对出油口与压射管的冷却效果,有助于降低阀板主体的故障率,延长阀板主体的使用年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压铸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射阀板结构。
背景技术
压铸机就是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一系列工业铸造机械,最初用于压铸铅字,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汽车、摩托车以及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发展,诸方面出发,压铸技术已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普通卧式冷室压铸机压射阀板组件,阀板不集中,增压机构与阀板是分开的,油路损失严重,响应慢;分散供油、分散回油,接管多,漏油点多,各个速度不能独立调节,对机器性能有很大影响。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93632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压射阀板结构,解决了上述问题,具有阀板高度集成,增压机构与阀板为一体,减少油路损失,响应快;集中供油、集中回油,接管少,减少漏油点,各个速度独立调节,对机器性能有很大提高的特点,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对于压射腔的外壁缺少降温冷却保护的措施,导致压射腔的外壁的温度较高,持续工作时可能会导致阀板主体出现故障的情况,影响阀板主体的使用年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射阀板结构,其优点是:能够同时达到对出油口与压射管的冷却效果,有助于降低阀板主体的故障率,延长阀板主体的使用年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压射及快压射阀板与增压阀板组装形成的阀板主体,压射及快压射阀板的内部具有压射腔,且对应压射及快压射阀板的外部具有用于供油的出油口,所述压射腔的周壁嵌装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压射管,压射管的外周面包覆紧贴有有螺旋毛细管,且螺旋毛细管靠近出油口的一端固定连通进液管的一端,而进液管的另一端自压射及快压射阀板内上部预先成型的管腔中穿出,同时螺旋毛细管远离出油口的一端固定连通出液管的一端,而出液管的另一端自压射及快压射阀板内下部预先成型的管腔中穿出,所述出液管与进液管穿出压射及快压射阀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通对应的三通管一端,处于上方的三通管另一端通过电磁阀门固定连通有用于泵入冷却液的冷却液进管,而处于下方的三通管另一端通过电磁阀门固定连通有用于泵出冷却液的冷却液出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当阀板主体在进行压射操作时,借助外部设置向冷却液进管泵入冷却液并沿螺旋毛细管朝出油方向相反方向螺旋流通,得益于压射管中出油方向与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反,使得冷却液借助螺旋毛细管的换热效果带走部分热量,对压射管乃至压射腔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防止压射管周壁因摩擦而导致温度升高的情况,保障阀板主体的持续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液进管与冷却液出管均通过管夹固定连接于压射及快压射阀板的外部表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保证冷却液循环换热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毛细管、换热管、出液管与进液管均为铜制材料成型制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铜管能够保证在压射及快压射阀板内部稳定的同时,还具有优良的导热性,从而起到较佳的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油口的外周面包覆紧贴有换热管,换热管一体成型为呈盘旋状且两端敞口的铜管形状,且换热管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出油口的周身上,换热管右侧的一端通过循环进管固定连通上部对应的三通管其余一端,且换热管左侧的一端通过循环出管固定连通下部对应的三通管其余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大丰区中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大丰区中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90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角可调的蜗杆旋风铣切头
- 下一篇:一种汽车的后排座椅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