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型投光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6984.2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6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中菊 |
主分类号: | F21S4/10 | 分类号: | F21S4/10;F21V23/06;F21V19/00;F21V31/00;F21W131/1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刘聪 |
地址: | 4054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型 投光灯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线型投光灯,线型投光灯包括光源模组、柔性线缆和底壳。光源模组包括灯盖、透镜、光源基板和散热底座,光源基板设置于灯盖和散热底座之间,光源基板上设置有光源和第一导电连接件,光源与第一导电连接件电连接,透镜设置于光源和灯盖之间;柔性线缆内设置有导线,柔性线缆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器,连接器上设置有第二导电连接件,第二导电连接件与导线电连接,散热底座设置于连接器的一面,第一导电连接件穿过散热底座上的通孔与第二导电连接件电连接;底壳设置于连接器远离散热底座的一面,底壳与光源模组连接。本公开提出的线型投光灯易于维护、安装简易、防水性能良好、可塑性强、易于安装在弧度较小的建筑物上。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型投光灯。
背景技术
随着景观、装饰照明的日益发展,线型投光灯(洗墙线条灯)产品使用量越来越大。目前,在现有的技术中,该类产品的电路和结构设计常常会采用将光源排列在电路基板上,再将电路基板插入铝散热外壳中,组成50厘米或100厘米长度的相互独立的线型投光灯单元,线型投光灯单元的两端各留出一定长度的电源线,电源线上焊接有连接头,线型投光灯单元通过连接头连接,组成一长串灯具。在使用过程中,一旦线型投光灯单元的某个光源出现损坏,必须拆开连接头并将整条线型投光灯单元换掉,操作繁琐,而且没有损坏的光源也会被一同更换丢弃,造成浪费,维护成本高;在安装时需要对每个线型投光灯单元使用安装螺丝,使其固定在建筑物上,因此固定点多,施工效率低、成本高;线型投光灯单元通过连接头连接,在连接头连接处容易进水;线型投光灯单元长度固定,可塑性差,在弧度较小的建筑弧面上,难以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公开提出一种线型投光灯,能够易于维护,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安装简易,安装成本低;防水性能良好;可塑性强,易于安装在弧度较小的建筑物上。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线型投光灯,包括:
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包括灯盖、透镜、光源基板和散热底座,所述光源基板上设置有光源和第一导电连接件,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灯盖设置于所述光源基板的设置有所述光源的一面,所述散热底座设置于所述光源基板远离所述灯盖的一面,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灯盖和所述光源之间,所述散热底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
柔性线缆,所述柔性线缆内设置有导线,所述柔性线缆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上设置有第二导电连接件,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与所述导线电连接,所述散热底座设置于所述连接器的一面,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电连接;
底壳,设置于所述连接器远离所述散热底座的一面,所述底壳与所述光源模组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线型投光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包含了灯盖、透镜、光源基板和散热底座的光源模组与底壳连接,固定在柔性线缆的连接器上。光源基板上设置有光源和第一导电连接件,连接器上设置有第二导电连接件,第二导电连接件与柔性线缆内的导线电连接,第二导电连接件与光源模组的第一导电连接件电连接。光源与第一导电连接件电连接,安装在连接器上的光源能够通过第二导电连接件和第一导电连接件与导线通电,因此,安装在连接器上的光源模组能够由柔性线缆供电。当光源模组的光源发生故障时,可以将光源模组从柔性线缆上拆离、更换,不会影响其他光源模组与柔性线缆的连接,易于维护;光源被分散在若干个光源模组中,在维护时只需要更换光源被损坏的光源模组,避免浪费其他没有被损坏的光源,降低维护成本;柔性线缆的长度、连接器的个数、连接器的间距可以根据工程的需要而设定,一体成型的柔性线缆有利于防止水汽进入,降低进水的概率,提高防水效果;光源模组通过柔性线缆固定在建筑物上,可以减少固定点和安装点的数量,易于安装且安装成本低;光源模组被分散在若干个连接器上,利用连接器之间的柔性线缆的柔软性可以将线型投光灯布置成不同的形状,易于将线型投光灯弯折并安装在弧度较小的建筑物上,适用范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中菊,未经李中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6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