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用菌菌棒放置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6230.7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4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庆;刘夕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国庆 |
主分类号: | A01G18/62 | 分类号: | A01G18/62 |
代理公司: | 潍坊中润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6 | 代理人: | 郑先例 |
地址: | 726499 陕西省商洛***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放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菌棒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单元,放置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每组放置单元内第一支撑杆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且两两对称分布,每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杆之间第二支撑杆的数量为多个且纵向分布,第二支撑杆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每同一水平面内第三支撑杆的数量为多个且横向分布,相邻的第二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为菌棒养殖大棚所设计,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或组装,便于养殖户查看、放置和拿去菌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养殖设备。
具体地说,是涉及食用菌菌棒放置架。
背景技术
菌棒,也叫菌袋、栽培袋、菌包,是木屑(锯末)等原料装在袋中,并接入菌种制成。菌棒可以为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提供营养。
此前,申请人研发了关于食用菌种植所使用的大棚,可以将菌棒放置于大棚内,使菌棒更好的种植生长。然而大棚的面积有限,目前缺少一种低成本、易安装、易拆卸的多层食用菌菌棒放置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简便拆卸组装的食用菌菌棒放置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食用菌菌棒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单元,放置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每组放置单元内第一支撑杆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且两两对称分布,每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杆之间第二支撑杆的数量为多个且纵向分布,第二支撑杆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每同一水平面内第三支撑杆的数量为多个且横向分布,相邻的第二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一侧上部与第二连接部一体连接或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另一侧下部与第一支撑杆通过至少两个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支撑杆套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加强筋位于螺栓一侧,另外一个第一加强筋位于螺栓另外一侧。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第二连接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第一弧形凹槽与第二支撑杆配合设置,第二弧形凹槽与第三支撑杆配合设置,第一凹槽位于第二凹槽下方。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第一支撑杆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二支撑杆的横截面为圆形。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放置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放置单元之间相互连接。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多个放置单元上部和/或下部通过连接单元连接,连接单元包括第四支撑杆,第四支撑杆一端与其中一个放置单元的第一支撑架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第四支撑杆另外一端与相邻放置单元的第一支撑架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第四支撑架横截面为矩形。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第三连接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一侧上部与第四连接部一体连接或固定连接,第三连接部另一侧下部通过至少两个螺栓与第一支撑架可拆卸固定连接,第四连接部与第四支撑架套接,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二加强筋位于螺栓一侧,另外一个第二加强筋位于螺栓另外一侧。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第三连接件的材质为橡胶或塑料。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材质为橡胶或塑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专为菌棒养殖大棚所设计,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或组装,便于养殖户查看、放置和拿去菌棒。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国庆,未经朱国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62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加工污泥脱水筒
- 下一篇:一种浮坞式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