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油槽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5627.4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7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黄诚;程建萍;李玉财;杨云峰;金明;贾继霞;张晓菊;王新伟;秦利玲;王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舜(河南)新炭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B65D90/4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油 排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焦油槽排水装置,包括油槽和伸缩管,所述油槽周边设置排水装置筒体,所述伸缩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排水装置筒体内,所述伸缩管的另一端位于油槽内,所述排水装置筒体周边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运动端与所述伸缩管位于油槽内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水装置筒体的内设置能够识别焦油和水的装置,所述排水装置筒体下部连接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接抽水泵。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驱动机构、伸缩管、抽水泵以及能够识别焦油和水的装置配合,使得伸缩管的排水口能够准确位于水和焦油分界面以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油槽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焦油槽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化工厂焦油槽排水基本上都是在储槽侧面上增加排水口,通过人工目视操作,根据油槽水分化验结果来确定排水量,但是人工排水不易控制,增加了系统负荷,进行人工排水时,导致经常误排或漏排的事件发生,出现把纯度较高的产品焦油排放出去的现象,这些焦油需要重新进入初焦油分离器中进行分离,增加了系统负荷,并降低了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产生恶性循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1620463258.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够自动进行脱水作业的焦油储槽脱水器,用于对焦油储槽进行自动脱水,其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选用以伸缩比为10:1的铝箔管为脱水管,铝箔管的上端安装脱水漏斗,脱水漏斗和铝箔管的上端与浮筒相连接,脱水漏斗漂浮在焦油液面上,当焦油储槽内水位高于脱水漏斗时,水便会沿着脱水漏斗、铝箔管、底部固定脱水管和排水阀门排出,从而起到自动脱水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自动脱水作业,减少了职工劳动强度。由于采用可伸缩的铝箔管,在焦油液位为2m时仍可进行脱水,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等级,满足了生产的需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上述专利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问题,上述专利利用浮筒作为伸缩管伸缩的动力,但是由于焦油成分复杂,存在的一些具有黏性的杂质,这些杂质会逐渐附着到浮筒上,使得浮筒的浮力与初始设计的浮力不同,导致浮筒不能按照预定的设计正好处于水和焦油分界面的位置,而是由于附着物导致自身重力增加进而下沉到达水和焦油分界面以下,同时水从脱水漏斗中排走的时候会形成一个漩涡,漩涡是不稳定的旋转水流,漩涡的的波动会对脱水漏斗以及附近的液体产生干扰,使得部分焦油会随水流一起进入到脱水漏斗中,造成焦油的误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采用的伸缩管的排水口不能准确的位于水和焦油分界面以上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焦油槽排水装置,采用驱动机构控制伸缩管与抽水泵以及能够识别焦油和水的装置配合,通过能够识别焦油和水的装置对伸缩管抽取物进行即时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伸缩管的长度,使得伸缩管的排水口能够准确位于水和焦油分界面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焦油槽排水装置,包括油槽和伸缩管,所述油槽周边设置排水装置筒体,所述伸缩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排水装置筒体内,所述伸缩管的另一端位于油槽内,所述排水装置筒体顶部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运动端与所述伸缩管位于油槽内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水装置筒体的内设置能够识别焦油和水的装置,所述排水装置筒体下部连接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接抽水泵。
所述排水装置筒体设置在油槽顶部。
所述驱动机构为电动推杆,所述驱动机构的运动端为电动推杆的推杆。
所述能够识别焦油和水的装置是浮筒界位计。
所述排水管经过抽水泵后分为两路,一路经过第一调节阀门连接废水处理工段,一路经过第二调节阀门连通油槽上部。
所述排水装置筒体顶部连通有补水管,补水管上设置补水阀门。
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排水阀门。
所述排水装置筒体顶部设置控制器,所述第一调节阀门、第二调节阀门、补水阀门和排水阀门都是电动阀门,所述第一调节阀门、第二调节阀门、补水阀门、排水阀门、电动推杆、浮筒界位计分别和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舜(河南)新炭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宝舜(河南)新炭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56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码产品外壳空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针状焦的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