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管细胞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65441.9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9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任宏政;徐流河;樊琳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宏政;徐流河 |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陈继算 |
| 地址: |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食管 细胞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食管细胞采集装置,包括可压缩并具备膨胀能力的采集球:采集球的周面上环形阵列有向外凸出或者向内凹陷的延伸部,且在采集球周面上形成螺纹结构;连接于采集球用于回收采集球的绳部。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细胞采集器的采集球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类似螺纹的凸出结构,该结构与人体食管的皱襞相匹配,并且回收时,采集球在阻力的作用下产生旋转,大大得提高了对细胞的采集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采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食管细胞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食道细胞采集装置,例如中国专利CN2050741U,公开的一种食道细胞采集器,包括一个胶囊和一个丝瓜络及一条拉线,患者将包含丝瓜络的胶囊吞入之后,胶囊溶解,再通过拉线将丝瓜络拉出,在机械摩擦的作用下,丝瓜络将食道内壁细胞刮取提出。
基于人体食管的皱襞结构,在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更适用于人体食道采样检测,提高细胞刮取率的采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食管细胞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可压缩并具备膨胀能力的采集球:采集球的周面上环形阵列有向外凸出或者向内凹陷的延伸部,且在采集球周面上形成螺纹结构;
连接于采集球用于回收采集球的绳部。
上述的食管细胞采集装置中,还包括可溶于食管的胶囊,所述采集球置于胶囊中被压缩且维持压缩状态;
所述绳部穿过胶囊引出胶囊外。
前述的食管细胞采集装置中,所述胶囊为可溶性明胶胶囊。
前述的食管细胞采集装置中,所述采集球为子弹头结构。
前述的食管细胞采集装置中,所述绳部结于采集球直径较小的端部。
前述的食管细胞采集装置中,所述采集球的底部设有向内凹陷且空心的窝状部。
前述的食管细胞采集装置中,所述螺纹结构的导程角在60°-80°之间。
前述的食管细胞采集装置中,所述绳部为表面涂有一层硅胶的棉线绳。
前述的食管细胞采集装置中,所述绳部上设置有长度标记部,相邻的长度标记部采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标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细胞采集器的采集球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类似螺纹的凸出结构,该结构与人体食道的皱襞相匹配,并且回收时,采集球在阻力的作用下产生旋转,大大得提高了对细胞的采集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采集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包括可压缩并具备膨胀能力的采集球(3)和用于回收采集球3的绳部1;
本实施例中的采集球3规格大小具体为,其最大直径和高度均为2.8cm。实际应用中,可做适应性调整,本实施例并不对其具体大小做限定。
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采集球3为海绵材料制成,其膨胀之后的整体结构为“子弹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宏政;徐流河,未经任宏政;徐流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54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