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墨分装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2928.1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7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亚油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3/08 | 分类号: | B65B63/08;B65B3/12 |
代理公司: | 苏州诚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3 | 代理人: | 曹孝陈 |
地址: | 2151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墨 分装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墨分装输送装置,包括:油墨储存箱,所述油墨储存箱的底部一侧开设有油墨出口,所述油墨出口连接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出口连接有第一输送管,还包括第二输送管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竖直设立,所述第二输送管为软管,所述第二输送管自下向上盘绕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管连接,其另一端安装有灌嘴。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输送管、支撑杆的结构设计以及将第二输送管在支撑杆上盘绕的设计,一方面能够根据油墨罐的高度调节盘绕高度,另一方面使得油墨经过盘绕在其上的第二输送管时能够得到有效加热,避免油墨在传输过程中因温度降低而粘度增大,出现的输送速率慢和堵管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墨分装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印刷的油墨通常为密度较大的粘性胶状流体,在将其从灌装机输出时,容易出现管路堵塞,为了增大输送速率,通常需要采用泵结构将油墨泵到容器内。
由于油墨罐的规格不同,将油墨从灌装机输入到油墨罐时,通常由于输出管与油墨罐之间配合不好,通常会存在漏墨,油墨罐移动不方便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 205186584采用可上下移动的软管调节油墨输出口的位移已配合油墨罐的高度,但由于软管没有任何支撑,当油墨进入软管后,一方面由于油墨的重力导致软管下坠,不容易与灌装机本体和输出管路紧密连接,另一方面,油墨在输送过程中,油墨温度降低,尤其是冬天,温度降低导致油墨的粘度进一步增大,降低输送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墨分装输送装置,能够解决现有输送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油墨分装输送装置,包括:油墨储存箱,所述油墨储存箱的底部一侧开设有油墨出口,所述油墨出口连接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出口连接有第一输送管,还包括第二输送管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竖直设立,所述第二输送管为软管,所述第二输送管自下向上盘绕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管连接,其另一端安装有灌嘴。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内内置有沿支撑杆高度方向布设的电热丝,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内带有电源装置,所述电热丝与所述电源装置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背向所述油墨储存箱的一侧自下向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支撑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向下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出管为波纹管。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出管的末尾位于所述灌嘴内侧套置安装有固定套。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套的外周带有外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油墨出口处安装有油墨计量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油墨储存箱的顶部开设有油墨入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油墨入口内安装有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墨分装输送装置,通过第二输送管、支撑杆的结构设计以及将第二输送管在支撑杆上盘绕的设计,一方面能够根据油墨罐的高度调节盘绕高度,另一方面使得油墨经过盘绕在其上的第二输送管时能够得到有效加热,避免油墨在传输过程中因温度降低而粘度增大,出现的输送速率慢和堵管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墨分装输送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亚油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亚油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29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
- 下一篇:一种油墨连续研磨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