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虹吸自动出水茶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9798.6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6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颜裕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裕乐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F04F10/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鲁超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吸 自动 出水 茶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虹吸自动出水茶具,包括壶身,所述壶身的顶部扣接有壶盖,所述壶身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壶身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通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顶部设置有按压钮,所述虹吸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虹吸自动出水茶具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转动连接有T型固定架,所述T型固定架插接于壶身的两侧开设的固定槽内。本实用新型壶身静置时由于连通器原理,壶身内的水不会从虹吸管流出,需要将水倒出时按压虹吸管顶部设置的按压钮将壶身以T型固定架的转动轴为轴倾斜壶身,此时虹吸管的高度低于壶身的高度,壶内的茶水可从虹吸管一端的出水口流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虹吸自动出水茶具。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发源及流传已久。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中国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礼仪,直到现在,中华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同时饮茶也成为广大人民的日常习惯。
饮茶会用到专门的茶具,茶具,古代又称茗器,同其他饮、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茶具选材广泛,金、木、竹、陶皆可取。其中茶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传统的茶壶为壶肚处设置有把手和出水壶嘴,这种传统的茶壶在使用时需要握持住把手将整个茶壶拿起,再倾斜壶身将茶倒出,不能够自动出水,且泡茶使用水的温度较高,因而壶身也会较烫,倒茶时可能会导致烫伤。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虹吸自动出水茶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茶壶为壶肚处设置有把手和出水壶嘴,这种传统的茶壶在使用时需要握持住把手将整个茶壶拿起,再倾斜壶身将茶倒出,不能够自动出水,且泡茶使用水的温度较高,因而壶身也会较烫,倒茶时可能会导致烫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虹吸自动出水茶具,包括壶身,所述壶身的顶部扣接有壶盖,所述壶身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壶身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通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顶部设置有按压钮,所述虹吸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
所述虹吸自动出水茶具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转动连接有T型固定架,所述T型固定架插接于壶身的两侧开设的固定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虹吸管的竖直最高处与壶身的壶口高度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安装于底座的上表面两侧,相应的T型固定架的数量也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T型固定架均沿两个支撑架连线的垂直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T型固定架与支撑架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与T型固定架的尺寸相配合,将壶身与T型固定架固定插接,按压按压钮壶身以T型固定架的转动轴为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壶身的底部连通有虹吸管,壶身的两侧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与可转动的T型固定架插接,虹吸管的竖直最高处与壶身的壶口高度齐平,壶身静置时由于连通器原理,壶身内的水不会从虹吸管流出,使用时按压虹吸管顶部设置的按压钮将壶身以T型固定架的转动轴为轴倾斜壶身,此时虹吸管的高度低于壶身的高度,壶内的茶水可从虹吸管一端的出水口流出,该茶具出水方便,将壶身倾斜即可自动出水,并且能避免与壶身的直接接触,不会出现烫伤的状况;同时摇摆状的壶身也增加了观赏性和可玩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裕乐,未经颜裕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9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忆阻器仿真模型
- 下一篇:一种无功补偿电路及其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