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再生骨料混凝土护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57096.4 | 申请日: | 202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5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都宏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3B3/02;A01G2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骨料 混凝土 护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护坡,属于护坡结构技术领域,其包括坡体,坡体设有斜坡面,所述斜坡面从下至上铺设有混凝土层、土壤层和植被层,坡体的顶部开设有集水槽,集水槽的顶部为开口状,集水槽内设置有第一抽水泵,斜坡面的底部设置有储水箱,水泵和储水箱之间沿着斜坡面的方向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位于土壤层内,连接管与储水箱的内部相连通,连接管的周向侧壁开设有若干个毛细孔。本实用新型具有合理的收集雨水并利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坡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再生骨料混凝土护坡。
背景技术
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929304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园林生态坡,包括护坡本体、植草格、混凝土层和护边,所述护坡本体的内部设有泥土层,所述泥土层的外侧浇筑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与泥土层之间填充有沙土层,所述混凝土层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共设有三个,且三个限位槽在护坡本体上均匀等距分布,所述限位槽内限位安装有植草格,所述植草格均匀分布在限位槽内,所述混凝土层上开设有疏水槽。本实用新型具备设有植草格,便于更换护坡根据季节更换植物,达到增加护坡的使用率的优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下雨时无法对雨水起到收集,当处于干旱时期时,植物还需要工作人员人工的进行浇水,为工作人员加大了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再生骨料混凝土护坡,达到合理的收集雨水并利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护坡,包括坡体,坡体设有斜坡面,所述斜坡面从下至上铺设有混凝土层、土壤层和植被层,坡体的顶部开设有集水槽,集水槽的顶部为开口状,集水槽内设置有第一抽水泵,斜坡面的底部设置有储水箱,水泵和储水箱之间沿着斜坡面的方向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位于土壤层内,连接管与储水箱的内部相连通,连接管的周向侧壁开设有若干个毛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斜坡面上从下至上的依次铺设好混凝土层、土壤层和植被层,以保证坡体的牢固和美观,在下雨时,集水槽可起到收集雨水的作用效果,待处于干旱时期,第一收水泵可将集水槽内的雨水抽出,并通过连接管运送至储水箱内,在连接管运送至储水箱内的过程中,有少部分雨水水直接从毛细孔渗入至土壤层,为植被层的根部浇水,此外大部分雨水流入至储水箱内,从而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合理的收集雨水并利用的效果,同时减轻工作人员对植被层的浇灌工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有支护板,支护板开设有若干个种植槽,植被层和土壤层位于种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护板在混凝土层的上表面构成网格状,植被层和土壤层位于支护板构成的种植槽内,以提高土壤层和植被层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植被层和储水箱之间设置有多组喷淋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淋机构可将储水箱内的雨水喷洒在植被层的枝叶处,实现了对植被层的枝叶部分进行喷淋浇灌,进一步提高了对雨水的利用效果,并省去的工作人员为植被层人工浇灌的工作过程,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淋机构包括第二抽水泵、喷淋装置和输水管,喷淋装置设置于植被层之间,第二抽水泵位于储水箱内,输水管的一端穿过储水箱与第二水泵相连接,输水管的另一端与喷淋装置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都宏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都宏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70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绿色环保雨水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