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采集应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56383.3 | 申请日: | 202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9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荣;聂雪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星企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技术 智能 采集 应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RFID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采集应用系统,包括RFID电子标签、采集天线、固定式射频采集器、计算机以及客户端;其中,所述RFID电子标签,包括目标产品的唯一标志编码;所述采集天线,当贴有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目标产品进入无线波范围内时,获取RFID电子标签上的产品编码信息,并将读取到的所述产品编码信息传输至固定式射频采集器;所述固定式射频采集器,用于读取采集天线传输来的编码信息对应的产品信息,并将读取的产品信息上传至计算机;所述计算机,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产品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客户端;所述客户端,用于显示所述产品信息;使得RFID电子标签在流通过程中免受产品本身磁场干扰,可以有效地采集产品信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采集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标识产品在电磁波干扰下无法远距离读取到芯片的数据,且读取的距离非常近,这样使得大件光合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实际数据采集要通过近距离接触才能识别到信息,对于产品流通非常不便,且本产品长期在室外高温环境下,传统的标识非常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采集应用系统,使得RFID电子标签在流通过程中免受产品本身磁场干扰,可以有效地采集产品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采集应用系统,包括RFID电子标签、采集天线、固定式射频采集器、计算机以及客户端;其中,所述RFID电子标签,包括目标产品的唯一标志编码;所述采集天线,当贴有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目标产品进入无线波范围内时,获取所述RFID电子标签上的产品编码信息,并将读取到的所述产品编码信息传输至固定式射频采集器;所述固定式射频采集器,用于读取所述采集天线传输来的编码信息对应的产品信息,并将读取的产品信息上传至计算机;所述计算机,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产品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客户端;所述客户端,用于显示所述产品信息。
优选的,所述产品信息包括产地、品牌、生产厂家、物流过程、成分及生产日期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采集应用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当贴有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目标产品进入无线波范围内时,获取所述RFID电子标签上的产品编码信息,并将读取到的所述产品编码信息传输至固定式射频采集器;固定式射频采集器读取传输来的编码信息对应的产品信息,并将读取的产品信息上传至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将接收到的所述产品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客户端;使得RFID电子标签在流通过程中免受产品本身磁场干扰,可以有效地采集产品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采集应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采集应用系统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星企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星企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6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设备
- 下一篇:高含水率垃圾脱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