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科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56360.2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2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栾海云;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栾海云 |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 |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吴杉 |
| 地址: | 26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训练装置本体,所述训练装置本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至少两个腔体,所述腔体上均设有相连通的主体气道,所述主体气道侧壁上均设置有吸气孔,所述主体气道前端底部设有相连通的吸气支口,所述主体气道左侧底端可拆卸连接有紧固装置,通过紧固装置内的弹簧将推柄向左推动,齿圈向左旋转通过齿轮带动齿条向下移动,齿条带动前端的夹块位置复位,夹块将夹持于吸气支口外侧,该方式夹持力持久有效,可增强软管与吸气支口固定性能,过滤块为海绵过滤芯和活性炭芯,活性炭芯和海绵过滤芯防止颗粒灰尘通过腔体内,并且活性炭滤芯可同时过滤空气中的异味,可避免使用时口腔气味污染腔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科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呼吸训练器为手术后肺部恢复设计,可靠的训练装置,藉以改善手术后的肺活量,并加强病患的排痰功能,呼吸训练器是使用吸气流量装置的呼吸训练器,依据球体的位置间接指示出患者产生的容积,可以经由受鼓励的缓慢深呼吸作为帮助强化呼吸肌肉组织,恢复以及维持肺部的容积,呼吸训练器内部的三颗有颜色的球各在所属的空间中,提供患者可见的激励性,气流会进到个别球室中,当它流经球室时会依据每秒吸入的气流量大小来抬升此三颗色球。
然后传统的呼吸训练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且该弊端的出现导致传统的呼吸训练器已无法满足目前医疗领域的高标准使用需求,现将传统的呼吸训练器所在的弊端进行如下说明:
一、目前已授权公开的实用新型案件“一种新型呼吸训练器”(CN201820698786.2),其具体公开“包括训练器主体、吸气接头和连接软管,训练器主体前面下侧设有吸气支口,吸气接头一端为圆口端,吸气接头另一端为咬嘴,吸气支口和圆口端分别与连接软管两端插接,该装置将吸气接头与连接软管一端插接,连接软管另一端与吸气支口插接,吸气时指示球和活塞都向上移动,操作过程简单便捷”,然而,此呼吸训练器上的吸气支口与连接软管另一端插接方式连接,虽然该连接方式操作简单,实际应用过程中连接软管另一端头与吸气支口反复插接易产生塑性变形,使连接软管开口内径尺寸增大,导致连接软管与吸气支口连接不紧密,使用过程中贴合不紧密,连接软管易与吸气支口脱落,降低康复患者使用的积极性,虽然可以通过一次性连接软管进行更换,但呼吸科康复患者恢复时间长,需要长时间使用连接软管,更换连接软管成本高,需要指定产商购得,长期使用不便捷。
二、传统的呼吸训练器的气道内没有过滤芯,由于训练器内部腔体与吸气支口连通,长期放置或者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灰尘易通过腔体内,导致活塞球与腔体内壁接触摩擦力增大,使用时活塞球不易升高增加了训练时的难度,并且患者使用时口腔气味污染腔体,使用过程中内部有气味,将增加患者的排斥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科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长期使用软管与吸气支口易松动掉落,灰尘易通过腔体内,导致活塞球与腔体内壁接触摩擦力增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栾海云,未经栾海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63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站散热器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硅芯管收卷成品打捆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