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溶液智能混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56183.8 | 申请日: | 202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3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臻;周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赢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温州匠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B01F15/04 |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溶液 智能 配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溶液智能混配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第一配比管道、储液箱及第二配比管道,第一配比管道一端作为延伸至壳体外并与第一种液体源连接的第一进液端,另一端作为延伸至壳体为并将第一液体通入混配容器的第一出液端,第一配比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计及第一电磁阀,储液箱用于储存第二液体并设置有补充第二液体的补充口,第二配比管道一端作为与储液箱底部联通的第二进液端,另一端作为延伸至壳体为并将第二液体通入混配容器的第二出液端,第二配比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计及第二电磁阀。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配比效率及准确度的溶液智能混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溶液智能混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或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见需要将两种液体进行混配的情况,一般的混配方法是通过量具量取一定配比的两种液体,再将该两种液体同时倒入混配容器从而获得溶液。
这样的混配方式存在一定弊端,首先,混配的过程中均人工进行操作,配比效率低的同时容易出现误差,其次,每次需要溶液时均需要重新量取液体,给工作人员带来额外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配比效率及准确度的溶液智能混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设置有第一配比管道、储液箱及第二配比管道,所述的第一配比管道一端作为延伸至壳体外并与第一种液体源连接的第一进液端,另一端作为延伸至壳体为并将第一液体通入混配容器的第一出液端,所述的第一配比管道上设置有检测第一配比管道内第一液体通过总量的第一流量计及根据第一流量计数据使第一配比管道通断的第一电磁阀,所述的储液箱用于储存第二液体并设置有补充第二液体的补充口,所述的第二配比管道一端作为与储液箱底部联通的第二进液端,另一端作为延伸至壳体为并将第二液体通入混配容器的第二出液端,所述的第二配比管道上设置有检测第二配比管道内第二液体通过总量的第二流量计及根据第二流量计数据使第二配比管道通断的第二电磁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种液体源的第一液体从第一进液端进入第一配比管道,由第一流量计配合第一电磁阀,使指定体积的第一液体从第一出液端到达混配容器,储液箱的二液体从第二进液端进入第二配比管道,由第二流量计配合第二电磁阀,使指定体积的第二液体从第二出液端到达混配容器,最终两种液体在混配容器内混合实现自动混配功能,代替人工方式的混配,提高配比效率及准确度,由于自动化,随用随配,免于多次人工混配所造成的额外的工作量,更具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出液端及第二出液端位于壳体外的部分沿远离壳体的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所述的第一部分竖向向下,所述的第二部分水平平移,所述的第三部分竖直向上,所述的第四部分呈向下弯曲状且末端朝向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电磁阀与出液端之间的管道具有一定长度,为了避免液体在该端管道内残留影响配比的精准度,故在第一部分向下延伸之后,由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将管道平移后提升,形成U形结构,先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的提升部分内充满液体,这样通过电磁阀的液体的体积即会在第四部分下落等量的体积,保证下料的精准性,而且,U形结构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能够有效避免灰尘进入管道内,降低被污染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储液箱上方靠近壳体内侧壁的上方,所述的补充口位于储液箱上方,所述的壳体与补充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可开启的封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封盖,一方面,将储液箱内的第二液体进行密封,便于保存,另一方面,位于上方的封盖在开启时便于向储液箱补充第二液体,且不影响混配进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储液箱两侧分别设置有焊接于储液箱的安装支架,各所述的安装支架呈L形状,所述的安装支架相对L形转折处的一侧与储液箱相焊接,另一侧与壳体内侧壁相贴合并通过螺纹固定件相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赢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温州匠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赢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温州匠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61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