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55349.4 | 申请日: | 202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1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福;周伟;潘家祥;夏杰;吕晓豪;郭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64;H01M50/2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39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锂电池 电源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包括连杆和若干呈块状的本体,上述本体侧部具有贯穿的连接孔,本体上部具有凹入的定位部,上述本体左侧部具有扣合部一,本体右侧具有扣合部二,相邻两本体中,其中一个本体的扣合部一与另外一个本体的扣合部二扣合连接,上述连杆依次穿设在每个本体的连接孔处。本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将若干电池串联在一起用以满足电力系统和用户特定的要求。如调峰、为边远用户或商业区和居民区供电,节省输变电投资、提高供电可靠性等。
现有的电源系统通常是将若干电池安装在同一个支架上,由于支架空间有限导致电池连接数量比较少,适用性比较差。
另外,集中安装在支架上的若干电池还会导致电源系统结构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性高且结构紧凑的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和若干呈块状的本体,上述本体侧部具有贯穿的连接孔,本体上部具有凹入的定位部,上述本体左侧部具有扣合部一,本体右侧具有扣合部二,相邻两本体中,其中一个本体的扣合部一与另外一个本体的扣合部二扣合连接,上述连杆依次穿设在每个本体的连接孔处。
本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创造性的采用连杆穿设在每个本体上,相邻两本体通过扣合部一与扣合部二连接连接,并使相邻两本体稳定连接在一起。
可以看出,本体与本体之间稳定连接,若干本体通过连杆再次连接,最终能使若干本体稳定的串联在一起。
由于每个本体上部均具有凹入的定位部,锂电池电源下部与定位部相匹配,锂电池电源下部嵌于定位凹口后能使两者稳定连接。这样的结构最终使若干锂电池电源有序的稳定连接在一起,并且相邻两锂电池电源互不影响,还保证了其稳定性。
在上述的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中,所述扣合部一为凸出本体的挡沿,所述扣合部二为本体侧部凹入的定位凹口,上述挡沿与定位凹口相匹配且挡沿嵌于定位凹口处。
挡沿与定位凹口相匹配,挡沿嵌于定位凹口后能使相邻两本体稳定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的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中,所述挡沿与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这样能适当提高本体的结构紧凑性。
在上述的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中,所述挡沿上部具有凹入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具有弹簧和圆珠,当挡沿嵌于定位凹口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圆珠具有抵靠在定位凹口上侧处的趋势。
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圆珠抵靠在定位凹口上侧,这样的结构能保证挡沿与定位凹口稳定连接。
在上述的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中,所述定位凹口的上侧处具有凹入的锁定口,上述圆珠嵌于锁定口处。
圆珠嵌于锁定口后能使挡沿与定位凹口更加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的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中,所述锁定口与圆珠外侧相匹配。
这样的结构能提高锁定口与圆珠之间的接触面积,最终提高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中,所述连杆穿设在本体连接孔处且两者螺纹连接。
这样的结构能使连杆与本体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53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