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色模具的延时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2625.1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8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雄;刘新华;龙永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智通模具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76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高志军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延时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色模具的延时顶出机构,包括EP下板、EP上板、下模板、延时顶杆、固定板、无线传输电机,固定板的下方设有安装盒,安装盒的下端设置有顶压板,安装盒的上端装设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轴孔,轴孔内转动套接有螺杆,固定板上设置有螺孔,螺孔和螺杆螺纹连接,安装盒内装设有电机、蓄电池、电机驱动器,电机的电机轴与螺杆固定连接。实现了延时顶杆下端的顶压板与EP上板之间的间隙距离调节,从而实现延时顶杆对顶出塑料制品的延时时间的调节,提高了延时顶杆的使用不灵活,另外,无线传输电机结构可以大大提高调节间隙距离时的方便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色模具的延时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双色模具即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
潜伏式浇口设计目的是使产品与浇口部自动分离,可以节省人工剪料把的工序,节约人工的成本提高了模具的生产效率。但潜伏式浇口和塑料产品同时顶出,在塑料制品与潜伏浇口脱离模具的一瞬间,由于潜伏浇口有一定的变形回弹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塑料制品极有可能被潜伏浇口回弹力所碰伤,影响塑料制品的外观。
在公告号CN205969817U中公开了一种顶出延时机构,该机构包括EP上板、EP下板、顶杆和延时顶杆,固定在EP上板上的顶杆穿过下模板直接作用于塑料制品,延时顶杆依次穿过固定板、下模板作用于流道。
上述顶出延时机构的具体使用是,成型完成后,模具打开注塑机开始执行顶出动作,这时EP上板与EP下板会带动制品的顶杆顶出,由于延时顶杆与EP上板之间的间隙的存在,所以顶流道及浇口的顶杆不顶出,等产品顶出一定距离后,产品与潜伏浇口已经分离,且在距离空间上此两者也有了间隙的距离,这样在完成顶出后产品不会被潜伏浇口的回弹力所碰伤,当延时顶杆与EP上板接触时,EP上板会带动顶产品的顶杆和顶浇口流道的延时顶杆一同顶出,从而完成流道及浇口的顶出,此时的产品与浇口是完全分离的且有一定的距离空间,即使潜伏浇口有回弹力也不会碰到塑料制品,至此完成制品与流道浇口的延时顶出。合模时顶塑料制品的顶杆随EP上板和EP下板的回程而回位,延时顶杆由弹簧作用于延时顶杆螺母而回位,完成了一个成型周期的运作。
由于不同的塑料制品对于延时顶出的时间要求不同,可是,上述延时顶杆不能够进行与EP上板之间的间隙距离调节,从而造成对于延时顶出的时间不能够进行调节,使用不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色模具的延时顶出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延时顶杆不能够进行与EP上板之间的间隙距离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色模具的延时顶出机构,包括EP下板、EP上板、下模板、延时顶杆、固定板、无线传输电机,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下端设置有顶压板,所述安装盒的上端装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内转动套接有螺杆,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螺孔,螺孔和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安装盒内装设有电机、蓄电池、电机驱动器,电机的电机轴与螺杆固定连接,顶压板整体采用高碳合金钢制作,经过淬火,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的特点,提高耐用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导孔槽,所述盖板的上端设置有导杆,导杆和导孔槽滑动套接,所述导杆和导孔槽的数量为两个并以盖板的竖向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导杆为T形状结构,并配合滑动卡接有导孔槽,可以避免导杆整体向下从导孔槽内滑脱。
优选的,所述无线传输电机包括无线终端、与无线终端连接的zigbee传输模块、以及分别与zigbee传输模块相连的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机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蓄电池是给电机供电的。
优选的,所述顶压板的截面为扩散式结构,扩散式结构可以大大提高顶压板与EP上板的顶出时接触面积,大大提高顶出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智通模具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智通模具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26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好的锂电池组
- 下一篇:一种钣金用折弯装夹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