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起动机防打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1920.5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2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萌;陈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2N15/04 | 分类号: | F02N1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品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0 | 代理人: | 奚晓宁;杨陈庆 |
地址: | 2141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起动机 防打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起动机防打齿装置,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起动机罩壳,所述起动机罩壳内固定有防打齿装置,所述防打齿装置一端固定有接触盘,所述防打齿装置表面设有套筒,且套筒包裹于防打齿装置表面,所述防打齿装置表面设有吸引绕圈,所述防打齿装置内固定有固定铁心,所述防打齿装置一端设有活动铁心,解决了新驾驶员、驾驶员对该车辆不熟悉或者驾驶员各种误操作引起起动机打齿,损坏起动机和发动机飞轮的起动齿圈,减少了起动机及发动机飞轮的起动齿圈损坏,提高起动机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驾驶员操作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起动机防打齿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日常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起动机打齿(又称铣齿)的情况,而“铣齿”故障一直是强制啮合式起动机的高故障率的失效模式,在个别机型上最高的达到了总故障率的40%左右,在起动机的工作流程中有一个环节非常重要,即:单向器齿轮与飞轮齿圈接触-开关主触点闭合、起动机开始旋转(1/2齿距max) -小齿轮进入飞轮齿圈与齿圈啮合。
对车辆不熟悉的人使用上述流程容易被打乱,将会使起动机打齿,损坏飞轮的起动齿圈减少起动机使用寿命,降低操作员对操作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起动机防打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起动机防打齿装置,包括起动机罩壳,所述起动机罩壳内固定有组件,所述组件一端固定有接触盘,所述组件表面设有套筒,且套筒包裹于组件表面,所述组件表面设有吸引绕圈,所述组件内固定有固定铁心,所述组件一端设有活动铁心。
优选的,所述起动机罩壳内固定有启动开关电动机接线柱,且启动开关电动机接线柱与组件电性连接,所述起动机罩壳内设有点火线圆接线柱,所述起动机罩壳内固定有电磁开关接线柱。
优选的,所述起动机罩壳内固定有开关线路,且开关线路与套筒电性连接,所述启动开关接线柱与开关线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组件下方设有发动机,且发动机与启动开关电动机接线柱电性连接,所述发动机一端表面固定有传动轮。
优选的,所述传动轮凹槽内设有传动叉,且传动叉一端与组件轴接,且传动叉与传动轮活动连接,所述发动机一端固定有联轴器。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一端设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与发动机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发动机下方设有输出齿轮,且输出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
有益效果
解决了新驾驶员、驾驶员对该车辆不熟悉或者驾驶员各种误操作引起的起动机打齿,损坏起动机和发动机飞轮的起动齿圈,减少了起动机及发动机飞轮的起动齿圈损坏,提高起动机使用寿命,同时也增加驾驶员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起动机防打齿装置整体结构内部图;
图2为图1-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起动机防打齿装置电路整体图。
图例说明:
1、起动机罩壳;2、启动开关电动机接线柱;3、点火线圆接线柱;4、电磁开关接线柱;5、开关线路;6、启动开关接线柱;7、组件;701、接触盘;702、套筒;703、吸引绕圈;704、固定铁心;705、活动铁心;8、发动机;9、传动轮;10、传动叉;11、联轴器;12、驱动齿轮;13、输出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19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耐磨损的子弹头铆钉
- 下一篇:两用印花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