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超高频电磁波的电力系统污闪检测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48952.X | 申请日: | 202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5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夏秋;陈巍;陈国军;郭铁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1/14 | 分类号: | G01R31/14;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姜晓钰 |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超高频 电磁波 电力系统 检测 电路 | ||
1.一种基于超高频电磁波的电力系统污闪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高频放大器、滤波电路、检测电路、A/D转换模块和核心芯片,天线电路用于获取污秽绝缘子的超高频电磁波局放信号;
天线与高频放大器连接,高频放大器与检测电路连接,检测电路与滤波电路连接,滤波电路与A/D转换模块连接,A/D转换模块与核心芯片连接;
高频放大器用于将天线接收到的超高频电磁波局放信号进行放大,生成放大后的超高频电磁波局放信号;
检测电路包括峰值检波电路,用于降低放大后的超高频电磁波局放信号的频率,输出低频包络检波信号;
滤波电路用于滤除低频包络检波信号中的干扰杂波;
A/D转换模块用于将低频包络检波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核心芯片用于存储A/D转换模块转换的数字信号,并通过串口与上位机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高频电磁波的电力系统污闪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为用于检测频率在200MHz到2GHz之间的超高频电磁波的定向天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高频电磁波的电力系统污闪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放大器包括低噪声放大器U1、电阻R122、电容C100、电容C102、电感L101、电容C101、电阻R101、电感L102、电容C103、电感L105和电容C103,低噪声放大器U1的1脚通过串联连接的电容C100和电感L101连接所述天线的正极,所述天线的负极连接地线,天线的正极还通过电阻R122连接地线,电感L101与电容C100的连接节点还通过电容C102连接地线,低噪声放大器U1的2脚连接地线,低噪声放大器U1的3脚连接3V电源,低噪声放大器U1的3脚还通过电容C101连接地线,低噪声放大器U1的6脚连接3V电源,低噪声放大器U1的6脚还通过电容C103连接地线,低噪声放大器U1的4脚和6脚之间连接电阻R101和电感L102,电阻R101和电感L102为并联连接,低噪声放大器U1的4脚连接电感L103的一端,电感L10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05的一端,电容C105的另一端为高频放大器的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超高频电磁波的电力系统污闪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S、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感L21、电感L22和电阻R21,电阻RS的一端连接峰值检波电路,电阻RS和电容C21构成了低通滤波器,电容C22、电容C23、电感L21、电感L22和电阻R21构成了高通滤波器,电容C21的2脚与电感L1的1脚连接,电容C23的2脚为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超高频电磁波的电力系统污闪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峰值检波电路包括放大器U2、放大器U3、二极管D1、电阻R1、三极管Q1、电阻R4、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阻R5和电容C2,放大器U2的正输入端连接高频放大器的输出端、负输入端通过电容C1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U3的输出端,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放大器U3的正输入端,放大器U3的负输入端连接放大器U3的输出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连接放大器U2的负输入端、发射极连接放大器U2的输出端,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放大器U3的输出端,放大器U2的负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2连接放大器U3的输出端;
放大器U3的正输入端还通过并联连接的电阻R5和电容C2连接地线;
放大器U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A/D转换模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超高频电磁波的电力系统污闪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U1的型号为μPC8211TK;所述放大器U2和所述放大器U3的型号均为uA741;所述A/D转换模块的型号为AD7655;所述核心芯片的型号为LPC21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89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于雨水收集的幕墙结构
- 下一篇:一种微课制作用多媒体讲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