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建关节囊用人工关节周围补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7463.2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0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严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30 | 分类号: | A61F2/30;A61F2/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建 关节 用人 周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建关节囊用人工关节周围补片,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套设在假体上的圆筒部、用于套设在关节上的喇叭部,所述喇叭部半径小的一端和圆筒部适配并与圆筒部的端部连接。采用喇叭状结构,喇叭部适配关节,圆筒部适配假体,大大减小了补片和假体之间的空隙,大大减小了积水,愈合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建关节囊用人工关节周围补片。
背景技术
在肱骨近端和股骨近端的肿瘤切除术后,利用假体重建是一种较常用的方式,然而随着肿瘤的切除,关节囊以及周围肌肉在骨骼上的附骊一并消失。
参见图5,现有技术中,一般先将假体1放置在关节3处,然后采用一块矩形的纺织布7,卷起来后经过缝合变成一个圆筒形结构的补片,这个补片一端套设在关节3上,另一端套设在假体1上,然后该补片上端和关节3缝合,该补片下端和假体1缝合,肌肉就能附着在补片上进行愈合了。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关节3的体积比较大,假体端部的体积比较小,补片适配关节,这就导致,补片和假体之间存在较多的空隙,很容易在这些空隙中产生积水,不利于病人康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容易产生积水的缺点,提出一种重建关节囊用人工关节周围补片,不容易产生积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建关节囊用人工关节周围补片,包括用于套设在假体上的圆筒部、用于套设在关节上的喇叭部,所述喇叭部半径小的一端和圆筒部适配并与圆筒部的端部连接。采用喇叭状结构,喇叭部适配关节,圆筒部适配假体,大大减小了补片和假体之间的空隙,大大减小了积水,愈合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圆筒部和喇叭部由布料裁剪拼接而成,所述布料由单丝编织而成,所述布料的横向密度为15-30纵行/cm,所述布料的纵向密度为25-35横行/cm。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
作为优选,单丝直径为0.15mm。
作为优选,布料的孔径大于10微米。有利于肌肉的附着。
作为优选,布料的厚度为0.4-0.78mm。强度较好,附着效果较好。
作为优选,单丝为PP或PET或PTFE材质。
作为优选,喇叭部远离圆筒部的一端设有V型缺口,所述V型缺口内设有拉拽后使得V型缺口闭合从而在喇叭部对应端形成缩口的拉线,所述拉线一端固接在V型缺口靠近圆筒部的一端,所述拉线另一端以之字形反复穿过V型缺口相对两侧后裸露在V型缺口另一端。提高假体的连接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重建关节囊用人工关节周围补片,不容易产生积水,假体连接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应用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应用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中:假体1、圆筒部2、关节3、喇叭部4、V型缺口5、拉线6、纺织布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到图2,一种重建关节囊用人工关节周围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套设在假体1上的圆筒部2、用于套设在关节3上的喇叭部4,所述喇叭部4半径小的一端和圆筒部2适配并与圆筒部2的端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7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便捷的开塞露给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儿科雾化用便于调节的雾化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