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火花机的油槽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46160.9 | 申请日: | 202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2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祝建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铭泰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H1/10 | 分类号: | B23H1/10;B23H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启恒腾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2 | 代理人: | 万建 |
| 地址: | 4027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花机 油槽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火花机的油槽机构,包括油槽,所述油槽固定安装在电火花机上,所述油槽四面固定设置,所述油槽上端开口,所述油槽正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立柱,两个所述立柱正对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与动力输入机构同步传动连接,所述丝杠上配合有螺母,所述油槽内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通过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螺母连接,所述油槽底部与排油管固定连接,所述排油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油槽侧壁与进油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工作台可升降,减少排油次数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火花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火花机的油槽机构。
背景技术
电火花机是用于电火花加工的机械设备,电火花加工是指利用浸在工作液(煤油、乳化油等)中的两极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蚀作用蚀除导电材料的特种加工方法,又称放电加工或者电蚀加工。进行电火花机加工时,保持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之间恒定放电间隙的条件下,一边蚀除工件电极金属,一边使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电极进给,最后便加工出与工具电极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来。
现阶段的电火花机是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采用浸入工作液或者喷射工作液的方式进行加工,但是喷射式存在覆盖面积小,电击效果差的缺陷,而浸入式是将工作台至于油槽中,通过在油槽中冲入工作液并没过工作台以及工件的方式进行加工,但是存在工作液冲放效率低,单次加工完成后需要排放工作液以取下工件的问题,不便于实际加工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工作台可升降,减少排油次数的电火花机的油槽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火花机的油槽机构,包括油槽,所述油槽固定安装在电火花机上,所述油槽四面固定设置,所述油槽上端开口,所述油槽正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立柱,两个所述立柱正对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与动力输入机构同步传动连接,所述丝杠上配合有螺母,所述油槽内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通过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螺母连接,所述油槽底部与排油管固定连接,所述排油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油槽侧壁与进油管连接。
在使用时,动力输入机构带动丝杠实现同步转动,丝杠上的螺母在凹槽内移动,螺母上升时,通过连杆带动工作台上升,将工作台抬升后安装工件,丝杠反向转动,螺母和工作台均向下运动,到达底部后,从进油管冲入工作液至没过工件,并进行电火花加工,加工完成后,丝杠转动将工作台与工件抬升出工作液面,取下工件,重复工作台下降的动作,再次将工作台后工件浸入工作液中,期间可以根据工件的实际情况补充工作液或排出部分工作液。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够最大效率的进行电火花加工,加工过程减少了工作液的冲放次数,保障电火花加工的稳定性,由于电火花加工不存在较大的冲击,因此工作台能够实现升降对于工件夹紧以及定位的准确性不存在影响,不会造成加工精度的误差。
作为优化,所述动力输入机构与所述丝杠同轴转动连接的带轮,所述带轮位于所述立柱的上方,所述丝杠穿出所述立柱并与所述带轮连接,两个所述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传动带还与导向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带在导向轮和带轮的作用下沿所述油槽侧壁进行传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立柱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传动连接,其中一个丝杠上还同轴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传动。
这样,驱动电机转动,带动丝杠进行转动,一个丝杠转动在传动带的作用下,另一个丝杠会进行同步转动,从而可以带动两个螺母实现同步升降,保障工作台的水平,进而保障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作为优化,所述油槽侧壁上竖向设置有滑槽,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中。
这样,滑块在滑槽中移动,能够避免工作台发生偏转,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作为优化,所述油槽底部向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铭泰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铭泰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61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