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放注塑口式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44802.1 | 申请日: | 202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98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德赢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73;B29C45/26;B29C45/27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乔建 |
| 地址: | 215144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放 注塑 热流 模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放注塑口式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的两侧设置有触块,所述底座内部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铁球,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磁石,且磁石与铁球相互适配,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仓,两组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且弹簧与两组滑块相互连接,所述滑块的顶部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顶部铰接有模具,所述模具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拉杆,且拉杆延伸至模具的外部,所述安装仓内部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将制造好的模具顶出,还可以对加压的力进行缓冲,还可以测量装置放置的位置是否处于水平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开放注塑口式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导向机构和定模,将熔化后的浆料通过热流道管注入到动模和定模形成的型腔内,当浆料冷却时,定模和动模分离,工件即成型;
而现有的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仍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1、现有的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在对模具注塑成功时,不便于将制好的模具取出;2、现有的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大都没有对加压的力进行缓冲,从而容易造成模具的损坏;3、现有的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大都不可以测量该装置放置的位置是否处于水平的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放注塑口式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仍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1、现有的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在对模具注塑成功时,不便于将制好的模具取出;2、现有的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大都没有对加压的力进行缓冲,从而容易造成模具的损坏;3、现有的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大都不可以测量该装置放置的位置是否处于水平状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放注塑口式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的两侧设置有触块,所述底座内部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铁球,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磁石,且磁石与铁球相互适配,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内部底部的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滑块,两组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且弹簧与两组滑块相互连接,所述滑块的顶部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顶部铰接有模具,所述模具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拉杆,且拉杆延伸至模具的外部,所述安装仓内部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拉杆相互连接,所述模具远离拉杆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注塑口,且注塑口延伸至安装仓的外部,所述模具底部靠近拉杆的一侧设置有水仓,所述水仓的输出端设置有冷却管,且冷却管缠绕在模具的外部,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设置有提示灯,所述底座正面一端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分别与水仓、电动推杆和提示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处皆设置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与安装仓内部的一侧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的两侧设置有通风口,且通风口的与底座的外部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磁石的顶部设置有绳索,且绳索与底座的一侧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仓正面一端设置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开放注塑口式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可以将制造好的模具顶出,还可以对加压的力进行缓冲,还可以测量装置放置的位置是否处于水平的状态;
1、通过模具、拉杆和电动推杆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制造完成后的模具进顶出,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拿取;
2、通过按压块、铰接杆、滑槽、伸缩杆、弹簧和滑块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装置下压的力进行缓冲,一方面是提高了装置载重能力,防止压力过大对装置造成损伤,另一方面是可以缓冲外界产生压力,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德赢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德赢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4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铣削废屑自动筛落卸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口罩成型一体机的翻转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