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高频数据传输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4285.8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8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承平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1/02;H01B1/04;H01B7/42;H01B7/17;H01B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3 | 代理人: | 陈钢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高频 数据传输 线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烯高频数据传输线缆,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若干线芯、外衬组件、铝箔层、铜线编织层及外被层;所述线芯包括若干石墨烯金属线及包覆在若干石墨烯金属线外侧的绝缘层,若干所述线芯中部具有一加强芯;所述外衬组件包括若干弧形衬条及若干卡接衬条,若干所述弧形衬条分别贴合线芯外壁设置,若干所述卡接衬条依次设置在相邻的线芯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采用石墨烯金属线,利用了石墨烯的高导热、高导电特性,进而提高铜本身的导热导电性能,从而使制作的线芯性能也得到了提高;同时整体结构的设计保证结构内部的紧凑性,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失效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线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高频数据传输线缆。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一直被认为是假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直至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安德列·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消洛夫发现他们能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得到越来越薄的石墨薄片,从而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
石墨烯目前是世界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高于纳米碳管和金刚石,同时其具有极高的柔性及高导电性,因此也逐渐运用在通信线缆领域;目前,现有技术中,具有石墨烯结构的线缆仍存在失效的风险,因此本实用新型研制了一种石墨烯高频数据传输线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烯高频数据传输线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包含石墨烯的线缆仍存在失效风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烯高频数据传输线缆,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若干线芯、外衬组件、铝箔层、铜线编织层及外被层;所述线芯包括若干石墨烯金属线及包覆在若干石墨烯金属线外侧的绝缘层,若干所述线芯中部具有一加强芯;所述外衬组件包括若干弧形衬条及若干卡接衬条,若干所述弧形衬条分别贴合线芯外壁设置,若干所述卡接衬条依次设置在相邻的线芯之间。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金属线采用石墨烯铜线或石墨烯银线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线芯共设置四个,每个所述线芯具有弧形端面及一组垂直端面,端面交接处呈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弧形衬条及卡接衬条均设置四个,所述弧形衬条分别贴合线芯的弧形端面设置,所述卡接衬条分别设置在相邻的线芯之间,贴合线芯的一端中部具有呈一体结构外凸设置的凸条。
优选的,所述凸条内沿加强芯中轴线方向均布设置若干空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采用石墨烯金属线,利用了石墨烯的高导热、高导电特性,进而提高铜本身的导热导电性能,从而使制作的线芯性能也得到了提高;同时整体结构的设计保证结构内部的紧凑性,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失效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端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线芯,11、石墨烯金属线,12、绝缘层,2、外衬组件,21、弧形衬条,22、卡接衬条,221、凸条,222、空槽,3、铝箔层,4、铜线编织层,5、外被层,6、加强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承平,未经张承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42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承载力楔形驱动式锁扣
- 下一篇:一种插入式笔记本电脑支架扩展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