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建筑脚手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44262.7 | 申请日: | 202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4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燕;张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强 |
| 主分类号: | E04G1/24 | 分类号: | E04G1/24;E04G1/34;E04G5/00;E04G5/02;E04G5/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本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4 | 代理人: | 陈耿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建筑 脚手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建筑脚手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焊接有承接座,且承接座的顶端开设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的顶端嵌入有底杆,且底杆的顶端一体成型有D形卡块,且D形卡块嵌入支杆下方的U形卡座内,所述D形卡块与U形卡座的中部贯穿有栓孔,且栓孔内转动连接有工形栓,所述支杆的顶端开设有矩形槽,通过将X形构建杆的中部嵌入固定座的X形槽内,然后使用固定条贴合于X形构建杆的中部,在使用螺钉穿过固定条的两端,将其固定于固定座表面,当X形构建杆受力时,其中部有固定座衔接,防止X形构建杆受力过大时中部弯曲变形,解决了现有脚手架的X形交叉杆受力过大易变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建筑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
专利号CN 209990116 U公布的一种建筑工程用便携式脚手架,包括支撑台、楼梯架、第一转轴、固定装置、捆绑装置、把手、滑轮和支撑装置,所述楼梯架通过第一转轴安装在支撑台的两侧,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支撑台的前端,所述把手安装在支撑台的上端,所述滑轮安装在支撑台的前后两侧,所述支撑装置安装在楼梯架之间,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插座,所述插座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装置、捆绑装置、把手和滑轮,方便了对该脚手架进行拆装和携带,节省了人力,通过设置支撑装置,使支撑台和楼梯架保持稳定,提高了该脚手架的稳定性。
1、现有建筑脚手架大多为钢筋焊接而成这种脚手架构造简单,不便于拆卸搬运,进而使得脚手架在使用后无法拆卸收起来携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建筑脚手架。
2、现有建筑脚手架的支撑杆之间会设置处X形交叉杆,而这种杆的中部为简单焊接结构,其在长期中部容易受力变形,进而影响脚手架的支撑稳定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建筑脚手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建筑脚手架,通过在底板顶端设置有承接座,然后承接座的承接槽内嵌入底杆,而底杆的D形卡块嵌入支杆的U形卡座后,有工形栓在D形卡块和U形卡座的栓孔内转动,使得底杆和支杆可以借助D形卡块和U形卡座之间的转动实现折叠,而底杆和支杆表面的销孔嵌入X形构建杆的螺栓,当螺栓伸出销孔一端后使用螺母旋接,进而底杆和支杆之间有X形构建杆进行支撑,而支杆顶端有矩形槽嵌合踩踏板的矩形块,在搬运携带脚手架时,将踩踏板从支杆顶端取下,然后将螺母从螺栓头部旋下,便可取下X形构建杆,接着将底杆从承接座顶端抽出,便可完成脚手架的拆卸使其便于携带,解决了现有脚手架不便于携带的问题,通过将X形构建杆的中部嵌入固定座的X形槽内,然后使用固定条贴合于X形构建杆的中部,在使用螺钉穿过固定条的两端,将其固定于固定座表面,当X形构建杆受力时,其中部有固定座衔接,防止X形构建杆受力过大时中部弯曲变形,解决了现有脚手架的X形交叉杆受力过大易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建筑脚手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焊接有承接座,且承接座的顶端开设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的顶端嵌入有底杆,且底杆的顶端一体成型有D形卡块,且D形卡块嵌入支杆下方的U形卡座内,所述D形卡块与U形卡座的中部贯穿有栓孔,且栓孔内转动连接有工形栓,所述支杆的顶端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内嵌入有踩踏板下方的矩形块,所述底杆和支杆的表面贯穿开设有销孔,且销孔内嵌入有X形构建杆两端的螺栓,所述螺栓伸出销孔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
可选的,所述X形构建杆的中部嵌入固定座的X形槽内,且X形构建杆的中部表面衔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两端可拆卸连接于X形槽之间的固定座表面。
可选的,所述底杆的底部两端焊接有U形卡板,且U形卡板的下端嵌合有承接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强,未经张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42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破袋打包机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家用小型充电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