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偶极铜管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42848.X | 申请日: | 202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9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明;丁先飞;吕利军;吴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铭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48;H01Q1/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2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管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是偶极铜管天线。该天线包括RF连接器、接地部、天线振子、接地铜管、套管和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内包含有接地部和天线振子,同轴电缆端头连接有RF连接器,同轴电缆穿过接地铜管,接地铜管的接地端与接地部焊接在一起,接地铜管另一端与同轴电缆的线材粘结固定在一起,接地部和接地铜管被包裹在套管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该相异结构形态的天线振子与接地铜管配置关系,构成一种架构更简化的的偶极铜管天线形态,可利用该形态与用料简易的天线振子取代现有铜管天线的上层铜管结构,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缩减体积且具宽带效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是偶极铜管天线。
背景技术
现有铜管天线的结构形态,常见者系呈现一种对称式架构形态,其通常由一上层铜管及一下层铜管呈上下间隔对称式配置形态所构成,该上、下层铜管之间再通过一馈入线电性连接。现有的铜管天线结构形态于实际使用经验中发现,由于其上、下层讯号收发结构均采用铜管所构成,如此对称式管状结构会造成材料成本大幅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偶极铜管天线。本实用新型通过该相异结构形态的天线振子与接地铜管配置关系,构成一种架构更简化的的偶极铜管天线形态,可利用该形态与用料简易的天线振子取代现有铜管天线的上层铜管结构,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缩减体积且具宽带效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偶极铜管天线,包括RF连接器、接地部、天线振子、接地铜管、套管和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内包含有接地部和天线振子,同轴电缆端头连接有RF连接器,同轴电缆穿过接地铜管,接地铜管的接地端与接地部焊接在一起,接地铜管另一端与同轴电缆的线材粘结固定在一起,接地部和接地铜管被包裹在套管内。
具体地,所述天线振子是由同轴电缆的导体和绝缘层组成,天线振子是由接地部穿过接地铜管的接地端后往外延伸的部分。
具体地,所述套管为PVC绝缘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偶极铜管天线。本实用新型通过该相异结构形态的天线振子与接地铜管配置关系,构成一种架构更简化的的偶极铜管天线形态,可利用该形态与用料简易的天线振子取代现有铜管天线的上层铜管结构,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缩减体积且具宽带效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RF连接器,2.接地部,3.天线振子,4.接地铜管,5.套管,6.同轴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1所示,一种偶极铜管天线,包括RF连接器1、接地部2、天线振子3、接地铜管4、套管5和同轴电缆6,所述同轴电缆6内包含有接地部2和天线振子3,同轴电缆6端头连接有RF连接器1,射频线缆RF连接器1连接至终端设备。同轴电缆6穿过接地铜管4,接地铜管4的接地端与接地部2焊接在一起,接地铜管4另一端与同轴电缆6的线材粘结固定在一起,接地部2和接地铜管4被包裹在套管5内。天线振子3是由同轴电缆6的导体和绝缘层组成,天线振子3是由接地部2穿过接地铜管4的接地端后往外延伸的部分。
套管5为PVC绝缘材料,套管5包裹接地铜管4和接地部2,可以使其绝缘,防止与终端设备出现短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铭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铭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28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快速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
- 下一篇:SMA防水公头射频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