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涡轮叶片边缘检测的涡流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2754.2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5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贾长顺;陈峰;刘文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泰斯泰克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张积峰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涡轮 叶片 边缘 检测 涡流 探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故障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涡轮叶片边缘检测的涡流探头,其中,所述针对涡轮叶片边缘检测的涡流探头,包括:检测装置、握持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对涡轮叶片的边缘裂纹进行检测,所述支撑机构用于连接检测装置与握持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顶盖、球形转轴以及穿设在支撑顶盖上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与握持机构连接,而位于支撑顶盖的下端与球形转轴连接,所述球形转轴与检测装置连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涡流探头通过检测装置、握持机构与支撑机构的球形转轴等结构配合,将能够有效适应不同位置不同角度下的叶片检测,操作简单方便,检查效率高,适应性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故障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涡轮叶片边缘检测的涡流探头。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防科技力量的不断提升,战斗机的发动机使用寿命不断提高。飞机的发动机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受到气道中高温和气体的高流动性带来的剪切应力和扭转应力,会使涡轮叶片的边缘存在一定的微裂纹,并且涡轮叶片安装在气道中需要进行原位检测要求,而在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未经相关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损伤评估后进行飞行会使飞机在空中飞行变得极不安全,为此针对于飞机发动机叶片的边缘产生的微裂纹检测和评估是极其重要的。
目前,常规检测方法是使用电磁检测方法,申请号为200720012257.4的《一种涡流电绕动检测探头》公开了一种涡流电绕动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包括手柄、传动杆、检测线圈及检测线圈外壳;该探头能够有效对孔边和内壁需检测部位进行检测,操作简单;但是,工作人员使用单一的点式探头存在实施检测作业时需要将叶片拆下来检测,再装回去时容易发生动平衡偏差,甚至于因为多次拆装导致叶片根部磨损严重,同时该探头适应角度有限无法很好的进行检测。
尤其是战斗机的发动机在使用后需要对涡轮叶片边缘易产生微裂纹部位进行电磁检测,而使用电磁检测方法涡轮叶片的边缘裂纹则需要研制一种更为便捷作业的边缘检测探头来实施检测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的探头无法方便针对不同角度的部位进行检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涡轮叶片边缘检测的涡流探头,包括: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对涡轮叶片的边缘裂纹进行检测;
握持机构;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连接检测装置与握持机构;
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顶盖、球形转轴以及穿设在支撑顶盖上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与握持机构连接,而位于支撑顶盖的下端与球形转轴连接,所述球形转轴与检测装置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进气边检测探头、排气边检测探头、进气叶根部检测探头、叶尖检测探头和排气叶根部检测探头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球形转轴下方设有用于可以与一个或多个检测装置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球形转轴螺纹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握持机构包括前端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连接杆以及设置在连接杆后端的手柄。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与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连接杆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手柄表面进行滚花处理。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手柄表面设有防滑凸起。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球形转轴表面涂覆有一层耐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泰斯泰克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泰斯泰克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27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眼镜腿
- 下一篇:便携式全景球型视频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