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双腔鼻支架引流管的可回收全覆膜金属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42653.5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73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田野;汤琪云;柏建安;薛冰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F2/95;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缪友建;李培 |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双腔鼻 支架 引流 可回收 全覆膜 金属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双腔鼻支架引流管的可回收全覆膜金属支架,包括外膜,所述外膜的两端通过向外扩张形成有上扩开口和下扩开口,所述外膜的内壁安装有金属支架,所述外膜的内部插入有限位管道,所述限位管道的底端固定有一体式的限位端,所述限位管道通过限位端与外膜的内壁限位连接,所述金属支架的两端分别向上扩开口和下扩开口的内壁延伸,所述上扩开口与所述下扩开口通过金属支架限位定型;本研究的用于注射激素和胰岛素的双腔道全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方法新颖,避免了短期内反复行内镜下操作,增加患者的负担,也避免了因内镜下操作不当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如食管穿孔、纵隔脓肿、消化道大出血等,同时也避免了多次内镜下操作增加疤痕的形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管癌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带双腔鼻支架引流管的可回收全覆膜金属支架。
背景技术
食管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内镜设备及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治疗因其创伤小和临床效果好而被广泛用于早期食管癌的治疗,目前ESD被广泛用于食管早癌的治疗,此方法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与外科食管切除术相比可以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目前临床上常用激素预防食管ESD术后的狭窄,但不管是口服激素还是局部注射激素,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几乎无副反应又安全的胰岛素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肽类激素和生长因子,在创口愈合应用中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目前还没有研究将胰岛素应用于食管ESD术后狭窄的预防,而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明确胰岛素在预防食管ESD术后狭窄中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带双腔鼻支架引流管的可回收全覆膜金属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临床上常用激素预防食管ESD术后的狭窄,但不管是口服激素还是局部注射激素,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几乎无副反应又安全的胰岛素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肽类激素和生长因子,在创口愈合应用中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目前还没有研究将胰岛素应用于食管ESD术后狭窄的预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双腔鼻支架引流管的可回收全覆膜金属支架,包括外膜,所述外膜的两端通过向外扩张形成有上扩开口和下扩开口,所述外膜的内壁安装有金属支架,所述外膜的内部插入有限位管道,所述限位管道的底端固定有一体式的限位端,所述限位管道通过限位端与外膜的内壁限位连接。
优选的,所述金属支架的两端分别向上扩开口和下扩开口的内壁延伸,所述上扩开口与所述下扩开口通过金属支架限位定型。
优选的,所述限位管道呈对称状设置,处于所述上扩开口内侧的限位管道呈弧形弯曲状,两个所述限位管道的弯曲状底部处于外膜的同一条直径线上。
优选的,所述外膜的内壁中部固定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表面开设有供限位管道卡入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凸起为片状体结构,且所述限位凸起的厚度为一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研究的用于注射激素和胰岛素的双腔道全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方法新颖,避免了短期内反复行内镜下操作,增加患者的负担,也避免了因内镜下操作不当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如食管穿孔、纵隔脓肿、消化道大出血等,同时也避免了多次内镜下操作增加疤痕的形成;
2.通过设计的限位凸起和限位槽,可以将限位管道进行限位,保证后续的拽动不会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引导钢丝安装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引导钢丝底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凸起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26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